网络热闻

从王宫不雅照犯众怒观察本地网红乱象

2022年2月17日,本地两名网红在柔佛州新山的武吉士林王宫(Bukit Serene Palace)正门前拍摄不雅照片,并上传至社交媒体。从他们发布的照片可看出他们身着性感衣物,在王宫前做出翘譬、露内裤、作状亲嘴等不雅动作。照片释出后引起网民巨大的反弹,谴责两人不尊敬柔佛王室。这样荒谬的网红乱象,在马来西亚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Bryan Wee和Deacon Chai的不雅照在这阵子流传于网络,大尺度的内容引起了舆论与警方的关注。(图片来源:网络)

Bryan Wee(韦劭政)Deacon Chai(蔡诚赋)是本地网红,在YouTube频道上分别拥有63.1万和2.3万的订阅人数。Deacon Chai最初以拍摄生活Vlog影片为主,后渐渐增加了MV与翻唱内容,而男扮女装的内容也渐渐出现在其频道上。而另一网红Bryan Wee的粉丝人数绝不算少,因此当他在社群发布不雅照片后,很快就引起网民关注,更有者直接标签了柔佛苏丹、柔佛王储粉丝俱乐部、柔佛王储、大马皇家警察的脸书,希望警方采取行动。

2月18日,柔佛州总警长卡马鲁扎曼(Kamarul Zaman)在官方社媒发出文告,证实警方已经逮捕了Bryan Wee和Deacon Chai。此外,警方还在两人的尿液检测中发现了对克他命毒品的阳性反应,证实了两人还吸毒。

卡马鲁扎曼在发出的文告中指出,两人的行为共触犯了3条法律,分别是刑事法典第505(b)条文(引起公众恐慌)、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不当使用网络设备)。一旦罪成,两人将被罚款不超过5000令吉或监禁不超过两年,或两者兼施。尿液检测呈阳性的两人,也在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第15(1)条文下受控与调查。

2月21日的下午4点,两人在八打灵再也的一家餐馆召开记者发布会,并对柔佛州的不雅照事件进行道歉。他们希望日后本地网红的创作内容时,可以将他们的事件当作借鉴。Deacon Chai表示日后将不会拍摄引起网民不满的内容,Bryan Wee则表示将建成自己的道路。

并非第一次犯众怒

其实除了今次的王宫不雅照事件外,Bryan Wee早在2021年7月就曾发布引起网络热议的内容。那时候国内兴起举白旗运动,呼吁有需要援助的人不要羞于启齿,而是应该勇敢求助。那时,Bryan Wee就曾身着女装,手持自制白旗拍照。与其他求助者的内容不同,尽管Bryan Wee在文中呼吁“大家一起举起来,我都敢了你怕什么“,但网民普遍不认为他需要帮助,而仅仅是在蹭热度,赚流量。后来,他更因此登上报章。

Bryan Wee的举白旗照片引起热议与网民围剿,甚至因此登上了报纸。兴许上报所获得的关注,让他尝到了被媒体与舆论关注的甜头。(图片来源:Bryan Wee官方脸书)

除此之外,2021年12月,马来西亚遇上了洪灾,造成至少46人死亡、5人失踪,超过7万人流离失所。而那时候,Bryan Wee就在其社媒上发布了几张照片与影片,只见他利用胸罩、垃圾袋及扫把,在路边的积水处装扮成了“美人鱼“的样子。

照片释出后再次引起网民的争论,有者称赞他有创意,但更多的是谴责他不该以水灾这样的天灾作为玩笑。

渴望被关注的“瘾”

Bryan Wee搞笑风格的内容在过去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喜欢,在他的Youtube频道上可见不少他拍摄的高校影片与翻唱影片。早前他还曾与本地艺人钟盛忠合作,参演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最猛学生》。

除此之外,男扮女装的内容也是Bryan Wee在其社媒上的主打内容之一,除YouTube频道外,在其Instagram上也可看见不少男扮女装的搞怪照片或影片。不可否认的是,Bryan Wee的形象会造成阅听众对真正的LGBTQ等性少数群体加剧负面形象,但或许我们应该要先思考的一个问题是:Bryan Wee的性别认同是非生理性别吗?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坚持自己对性别的认同吗?

只要游览过Bryan Wee的社交媒体就能发现,其实除了男扮女装的搞笑照片外,Bryan Wee仍有许多男性打扮的生活照或旅行照。这说明,男扮女装并不是Bryan Wee的身份认同与性别认同,而更像是一种吸引人瞩目的“噱头”,是他用来博眼球的手段。他看见了男扮女装能引起话题讨论、得到流量的可能性。

从Bryan Wee的脸书照片可发现,除了男扮女装外,他也有很多男性打扮的生活照。(图片来源:Bryan Wee官方脸书)

本地著名电台DJ叶恩慈早前就曾在脸书发文指出,她早在5年前就开始关注Bryan Wee。他在某次访问中透露自己不介意被人谩骂或攻击,却唯独害怕被遗忘,迫切的需要存在感。对此,叶恩慈表示:“听到这里,他做的事情,则稍有迹可寻了。

叶恩慈指出,人普遍有对“存在感”与“价值感“的心理需求,因此需要来自外界的东西填补这些心理需求造成的空洞。有的人依靠金钱、权利、女人,而她指出,Bryan Wee靠的是”被关注的流量“。因此她强调,靠外来物填补内心的黑洞是无法持久的,这是如同上瘾一样的无底洞。

本地网红乱象

Bryan Wee并非马来西亚网络里第一位引起舆论争议的人,毫无疑问也不会是最后一位。

2017年,本地网络圈子就曾闹出“狗盘事件“。那时候,一群本地YouTuber聚在一起玩圣诞交换礼物,并拍摄影片,而本地网红Cody Hong送出了一个狗盘,而抽到狗盘的是另一个网红Clarence。这件事在当时的网红圈子引起不小轰动,除了其中的当事人Cody、Clarence之外,亦有不少其他YouTuber就此事发表评论。

“狗盘事件”曾在Youtuber圈子里掀起不小的争议。(图片来源:Clarence的影片截图)

2018年,本地网红Jeff & Inthira曾发布一则影片,女友为报复男友早前将她长发剪短的恶作剧(Prank),决定丢掉男友心肝宝贝的PS4游戏机。影片释出后,网民对他们的恶作剧方式瞠目结舌。

开始施行MCO的2020年初,本地网红MiaoMiao & Chris就发布了一部恶作剧影片,影片中他们打电话给亲朋好友,谎称自己确诊了新冠肺炎,进而测试亲友们的反应。他们解释自己的初心是想呼吁大家珍惜身边人,可网民普遍对他们拿疫情开玩笑的方式不买账。后来,两人将影片下架并道歉。

类似这样利用健康安全开进行恶作剧的内容创作者在本地还真不少。2021年,创作较为少见的探险系题材的本地YouTuber “昆虫InsectAngTV”上传了一支影片《【对不起!求你回来好吗?】探险食人森林!挑战民间传说!》,影片中团队三人到森林探险后迷路,最终团队成员Jason下落不明。其余两人在Instagram限时动态说明事情经过,引起许多网友的关注。有人由衷地担忧与关心,有的人则怀疑这是一支愚人节影片。果不其然,他们在愚人节当天发出新影片,而原本“失踪”的Jason则平安无事地出现。网民们炮轰他们拿人命来开玩笑非常过分。

“昆虫InsectAngTV”曾在警局前拍照,却被网民质疑为何手持的是Jason的寻人启事而非报案记录。(图片来源:脸书)

除了以上事件之外,谈及本地网红圈子,闹得最为沸沸扬扬的无疑是2021年发生的“杨宝贝事件”。该事件牵涉许多的网红,其中主人翁杨宝贝于2021年4月17日在住家公寓外企图自杀,并被消防员救了下来。后来她被揭露烂赌、欠地下钱庄很多钱,并卷入欺诈风波,被指同时将商品售卖给不同的人并收取定金。

杨宝贝事件发生后,杨宝贝本人曾拍摄影片说明事情经过,但其言论的真实性却饱受争议。(图片来源:杨宝贝官方YouTube)

“杨宝贝事件”所带来的乱象不仅仅如此。本地知名报章《中国报》甚至专门为其开设系列报导,只要相关事件在网络上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变成一篇报导,因此《中国报》的“闹自杀网红”系列一写就写了122集。“硬塞智库”创办人兼“野田弘部落格”管理人叶添鸿就曾在“野田弘部落格”中,记录了《中国报》的“闹自杀网红”系列报导中的流量数据,包括每则系列报导的留言数、分享数、赞数和网站阅读量。透过他的整理可以看到,“杨宝贝事件”所带来的流量是非常巨大的。

阅听众所选择的网红

在网络中走过一遍,或许你就会看到这样的说法:马来西亚只有娱乐型影片,没有知识型创作者。

曾在988与One FM电台任职的DJ盈盈组织的Hi!Lighter 荧光笔工作室曾分析,10分钟的小科普影片就需要4人花48小时才能合力完成,其中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与人力成本。而且这些内容生产出来后,浏览量却可能不及恶作剧等娱乐型影片的浏览量。因此制作时间成本低的娱乐内容,成为了比知识型内容更抢手的选项,只因多数人都想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然而,这个社会只有娱乐就足够了吗

荧光笔工作室分析了影片所需的制作时间成本,可见要完整一支科普影片是非常不容易的。(图片来源:Hi!Lighter 荧光笔工作室官网)

其实仔细搜索就能发现,网络上也有不少非娱乐型的内容创作者,他们涉猎的领域包括时事新闻、议题讨论、设计教学、财经科普等等,如BBK Network硬塞智库左边是素怡,右边是YevonSpark Liang 张开亮等等。他们所生产的内容具有思考的启发性或实用性,但他们的影片浏览数却可能不及娱乐型影片的一半,甚至更少。

为什么这些内容创作者没能成为本地主流认可的“网红”,而是各种专攻恶作剧内容的娱乐型创作者成为了“网红”?其实不难发现,是因为“市场所需”、因为阅听众普遍喜欢娱乐型内容,才让娱乐型内容创作者走上了网红的殿堂。

阅听众会自己搜索感兴趣的内容,大数据的演算法也会根据阅听众的观看历史而推送更多同类型的内容。因此,喜好娱乐内容的阅听众会看到更多相关内容,而喜好知识型内容的阅听众,在看见本地少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也会转找台湾或中国的内容来看。

由此可见,阅听众由始至终都会自己去寻找想看的内容,只是娱乐型或恶搞型的内容却更容易得到舆论的关注,得到其他内容创作者望尘莫及的流量。如果娱乐型内容持续占据着流量,其他优质的内容就只能成为“冷门”。

在未来的网络里,如同Bryan Wee这样充满争议的娱乐型创作者或许仍会占据着主流,成为众多阅听众所知晓与追捧的“网红”,但只要仍有人愿意产出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内容,阅听众也仍愿意观看娱乐之外的内容,或许网红乱象就不会是永恒的。

你也可以看:

版权声明  本文乃编辑综合译写之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9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家旸

《访问》特约记者。喜欢文字、咖啡、音乐与故事;喜欢生活里的小确幸,希望能记录与把握住微小的幸福。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