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民间歌谣的搜集和整理进入学者的视野,现代童谣研究者对童谣的定义、分类、性质及形式等做了探讨,当代理论家就其语言特点、历史背景、内涵价值、社会文化等展开探索,成果超越了前人。
但是遗憾的是,这个曾经历经千年、影响人类思维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文学样式,时至今日并没有多少人进行较为系统地深度研究与反思,甚至没有形成相应的研究气象,岂非怪事?中国童谣表达了怎样的道德论理观念?中国童谣蕴含了怎样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中国童谣的当代价值如何体现?这些问题都亟待深入挖掘与系统研究。
韩丽梅博士的新著《中国童谣的价值谱系研究》就童谣的历史演进及个性辨识进行了全面梳理,进而开展相关的文学研究,追溯其悠久的历史,探检其在民间的丰富宝藏,自觉的理论思考中体现着“价值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娱乐价值是童谣的生命秘钥。时至今日,有人依然强烈地认为创作与传播童谣的主要目的是对儿童的教育,为了对儿童进行道德的、品质的、精神的规正,念诵童谣的过程就是儿童被动接受训诫的过程。
作者认为,从接受者的角度而言,他们能够发自内心的迎头赶上,传唱念诵童谣的最根本兴趣在于“有趣”。这里的“有趣”包含了对童谣娱乐价值的一种朴素认识,“有趣”是吸引儿童听赏吟唱最主要的内驱力。
童谣是一种儿童“语言游戏”,是儿童口头上“玩”出来的文学,其将语言当作游戏的对象,通过这一强大符号载体,展露人类生活的动态画面,使之具有强劲的内在传播力。儿童天性喜玩好乐,充满游戏精神的童谣恰能“以遂其乐”,二者可谓一拍即合。
反映世事的童谣其数最多,特化为与童心不相背戾的方式传唱,唱词质朴可爱,妙不可言。“人事之歌”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表达民间最接地气的情感,因此,它可以直接地表达率真的、拙朴的精神诉求,包括家庭生活的、爱情生活的、社会生活的,因此那一层被正统文化所屏蔽掉的,来自群众最朴实的声音在童谣中得以真实的释放。
这类童谣通过儿童之口加以传唱,正好是儿童融入社会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接触成人生活体验、情感表现的重要窗口。儿童在这类童谣的陪伴和濡染中成长,也在童谣勾画反映的以女性为主体的人际关系的实际场景中,最终完成自身社会化的过程。作者对童谣的解读重在突出其社会叙事的文化意味,不回避用文化的视角来阐释与认识它。
童谣具备了指导儿童认知的“科普价值”,很有意思。科学知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和传递下来的宝贵遗产,而科技术语因其专业性、抽象性对于还在处于初步认知世界的儿童而言显得难以理解和识记,作者提出,一首看似简短的童谣包含了诸多认知内容,童谣的好记易诵自不待言,其对于儿童认知系统的教育引导意义确实深刻。因此,童谣在有限的篇幅里运用生动有趣的对话、语词将儿童吸引到富有动感的科学王国里去,使儿童不仅收获科学知识,在无限的遐想中生成科学理想。
童谣是有韵的“诗”,追求音乐性,偏重于听觉艺术,诗句语音的强弱、长短和轻重以及诗句的押韵、顿歇,都是形成童谣音乐美的重要因素。
作者观察到,童谣受口耳传播规律的影响,口语化语汇表达、音乐性追求是其约定俗成的本质特征。周作人曾言“盖童谣重在音节,多随韵接合,义不相贯,如一颗星,及天里一颗星树里一只鹰,夹雨夹雪冻杀老鳖等,皆然,儿童闻之,但就一二名物,涉想成趣,自感愉悦,不求会通,童谣难解,多以此故。”此言道出了童谣注重音韵和谐,而忽略语言意义的特征,但也不妨碍趣味,就是“无意义”的意义。
明代以后,童谣始终未能走向蒙养教育的殿堂,与蒙养教育保持着实质性的距离。作者经过深入爬梳发现,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童谣在儿童成长中的价值,尤其在儿童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影响至关重要。与相对严苛的蒙养教育相较,童谣无疑就更为随性了:童谣无从考察具体创作者,其传播没有外力的推动,完全自由,其所孕育的教育理念,不依照成人社会的要求,蕴含着教育的理论与育人的规矩。
尽管蒙养教育的“学习时空”中有师威的支撑,而童谣的教育影响相对松懈、散漫,但在某种层面上,童谣中仍然表达着蒙养教育的理念与认知,只是其内容方面更加庞杂,形式方面更加活泼,方法方面更加灵活。
该著突出的成就表现在系统的梳理与重新建构中国童谣的价值谱系。全书紧紧围绕“中国童谣的价值谱系”这一研究核心,对童谣内涵价值的发展及演变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进行文本分析,以建立在大量原始文献、童谣文本的研究为基本特色,做到了“论从史出”,多角度、多层面地对“中国童谣的价值谱系”作了深入、细致、系统的评述与总结,最终实现对中国童谣价值承载与本土文化关系的创新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