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釜山影展】国际名导分享历程 大马mylab培育影视生力军

为了栽培影视创作新生代,推动新一代电影创作的mylab邀请多国专才,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案例研究与个别指导,内容涵括编剧、制片、导演、发行、市场和影展等各种领域。今年10月,mylab在釜山影展期间举办导演座谈会,新加坡导演陈哲艺、印度导演阿努拉格(Anurag Kashyap)、印尼导演伊法(Ifa Isfansyah)与佐克(Joko Anwar)以及大马导演何宇恒齐聚一堂,分享各自的创作历程。

每位导演的背景都不同。新加坡导演陈哲艺和印尼导演伊法都是正规影视学院出身。印尼导演佐克安华以前是记者兼影评人。马来西亚导演何宇恒本科是电子工程,曾在广告制作公司打杂。印度阿努拉格白天从事微生物学,晚上化身编剧,甚至一天手写一百页的剧本。

图中左起分别是伊法、陈哲艺、阿努拉格、何宇恒、佐克安华。(图片来源:mylab)

无论起点如何,他们投入电影制作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阿努拉格起初只能聘用没经验的剧组,而且在复杂的政治与宗教氛围下,他拍摄的几部影片都遭禁映。伊法来自传统穆斯林家庭,九十年代雅加达的电影活动还没发展起来,家人把电影视为类似不良KTV的娱乐,但他还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学校成立电影社团。他于2006年创办了“日惹NETPAC亞洲影展”,又于2014年创立日惹电影学院。

即使资源不多,电影创作者仍可善用平凡事物来发挥创意。佐克说:“印尼没有资金制作像美国那样的英雄电影,就以本土神话为基础,创造独有的宇宙。与其套用西方的吸血僵尸或人狼,印尼传说就有45种魑魅魍魉,可成为恐怖片的灵感来源。”他也提到,不用刻意为自己塑造某种导演风格,只把重心放在如何好好讲述故事和呈现脑海中的影像,所谓导演风格就自然而然形成。

阿努拉格鼓励新进导演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不应考虑市场因素或任他人的意见摆布。陈哲艺笑言“你只有一次处女作”,应当把第一部影片当作最后一部来进行,毕竟它真有可能是个人唯一的作品!他们皆认为,选择适合自己的监制很重要,因为导演的愿景需要有立场坚定的监制全力支持才可实现。

何宇恒相信导演应择善固执,但内心也要有个诚实的侦测器,愿意在创作过程中修正自己“狗屁不通”的部分,而不是连一句对白都不肯改,因为每个人都有盲点。拍电影并非纸上谈兵,时间、资金甚至演员迟到都会影响原来的拍摄计划。不过,限制和突发状况不一定是坏事——有些奇特的拍摄手法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有些惊世之作恰好是绝地逢生的结果。

今年10月9日举行的这场座谈会属于mylab第三阶段工作坊,主讲嘉宾也是学员的导演导师。

mylab导师与学员分组讨论。(图片来源:mylab)

马来西亚电影发展局(National Film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Malaysia, FINAS)旗下的mylab由郑碧雪(Lorna Tee)担任企划总监,哈里斯(Haris Sulong)担任顾问。为了栽培影视创作新生代,mylab邀请多国专才,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案例研究与个别指导,内容涵括编剧、制片、导演、发行、市场和影展等各种领域。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工作坊已于今年六月和八月线上进行。在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下,mylab学员将他们原先草拟的案子发展得更加成熟和完善。最后阶段的实体工作坊跟釜山影展同步进行。学员们经过几个月的脑力激荡之后,终于可以在釜山和导师们面对面交流。

mylab导师与学员脑力激荡。(图片来源:mylab)

工作坊结束时,各组学员将修订好的完整方案——包含故事、预算与融资计划,在亚洲内容电影市场(ACFM)公开呈现。作为亚洲最盛大的影展,釜山乃是与国际电影接轨的最佳平台,各国策展人、创作者、评论员、电影爱好者和媒体云集当地。学员们借此机会拓展视野,思考电影制作的许多可能性,同时让国外电影人见到马来西亚富有潜力的电影新生代,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的意图,可谓一举多得。

这次获选的电影计划共有八个,类型多元,从古装武打片到奇幻喜剧都有,题材涉及无国籍孩童、园丘工人、家庭关系、城乡共存、宗教纠纷、浪漫爱情、女性挣扎等等:

  •  《Mutlak》(Effendee Mazlan、Fariza Azlina Isahak)
  •  《Hidup Aku Curi》(Putri Purnama Sugua、Tan Cher Kian)
  •  《Kaali》(Gogularaajan Rajendran、Kumanavannan Rajendran)
  •  《每一天,阳光和雨和风》(Lim Han Loong、Chua Jing Xuan)
  • 《非常葬礼》(Lim Kean Hian、Omar Yunus)
  • 《异地的天空》(Anwar Johari Ho、Eleanor Teh)
  • 《Inahing Baka》(Sonny Calvento、Arden Rod Condez、Sheron Dayoc)
  • 《Unmother》(Jen Nee Lim、Ke Ning Lee)

能够聚集各方人才完成计划,mylab总监郑碧雪功不可没。最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导师们热心扶持下一代创作者,帮助他们发展各具特色的电影计划。跨区域的影视机构携手达成共同目标非常难得,她期望以后能有更多类似合作。这次mylab的合作伙伴包括了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KOFIC)、新加坡电影委员会(SFC)、菲律宾电影发展委员会(FDCP)和台湾文化内容策进院(TAICCA)。

mylab企划总监郑碧雪。(图片来源:mylab)

然而,mylab涵盖的工作范围相当大,碧雪道出该计划所面对的局限和缺憾。mylab有两位得力的项目统筹——冯丽芬和李颖文,但要一个小小的团队撑起整项工程,委实不可思议。釜山阶段尤其困难,如此规模的工作坊需要更多人手,才可以有更周详的准备,妥善应对各种状况。

由于资源有限,mylab无奈将许多项目挤满短短一星期的行程,学员和工作人员不容易分身参与影展和市场展上的活动。要是课程安排没那么紧凑,他们就有更多观影的机会,也有较宽裕的时间进行反思和讨论。

mylab项目统筹冯丽芬和李颖文。(图片来源:mylab)

无论如何,疫情后再度于釜山聚集是一桩美事,导师和学员共同努力的成果也令人鼓舞。

碧雪期盼来年的工作坊有更多实体聚会,毕竟网络提供的连结始终不及面对面的亲切感,而mylab的成效有赖于参与者之间建立的信任和相互理解。她也期望主办当局可以提供更多资源,支持学员未来的创作进展。

虽然精疲力尽,丽芬认为一切都值得,尤其是见证了一群年轻电影人经过工作坊的磨练后,带着各自的创作亮相国际。她希望这些学员能顺着他们本身的步伐完成电影项目,日后在大荧幕上看到他们的作品。她期待mylab有更多的下一届,而且能开放予更多其他国家的电影人,共享资源并分享经验。

颖文盼望mylab将来可以像东南亚电影剧本开发工作坊(SEAFIC)那样,整合东南亚资源,成为亚洲电影重要的一环。她指出,剧本和项目开发都是最需要支持的阶段,却也最容易被忽视。开发让人觉得抽象,被资助的项目也不一定成型。年轻电影工作者即使受到青睐,也难在短期内有杰出表现。媒体通常选择报导炫目的话题,这类还“看不到”的电影往往不受关注。

mylab学员出席釜山影展开幕礼。(图片来源:mylab)

在闪耀的镁光灯后面,有许多人的用心付出与坚持。韩国影视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绝非一蹴而就。马来西亚若能继续支持mylab这类培训计划,假以时日,本地影视生态将百花齐放。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canadianpharmacy365.net)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8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林奕慧

当不成诗人的书生,尝试了解人为什么有哲学和宗教。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