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台湾五感之旅(三):东港共善堂“迎王限定体验” 传承台湾独有家将文化

屏东东港三年一科的迎王平安祭典是当地备受瞩目的盛事,也有个说法:东港人可以不回家过年,但迎王祭典一定要回家。迎王祭典的其中一个亮点,是台湾独有的家将文化。

“福州白龙庵五福大帝驾前什家将”是东港第一个成立的家将团,于2020年被列为屏东县无形文化资产保存团体。东港开基共善堂致力于传承此独特文化,开设迎王限定的体验游程,让旅客看见在地人对信仰的热诚。

晚上8时许,位于东港顶中街顶中里的共善堂仍然灯火通明,庙门前几位年幼的家将成员在进行日常练习。抬头、挺胸、腰背挺直、动作挥舞力道到位……是共善堂家将的基本规则。

东港开基共善堂创立于1924年,是全台湾唯一拥有三堂号的庙宇,也是东港第一间创立家将团的宫庙,至今已拥有百年历史。举头瞧瞧共善堂牌匾,就能了解共善堂是由共善堂、进水宫和共意堂三个堂号结合,主祀邢府三千岁。

东港开基共善堂创立于1924年,是全台湾唯一拥有三堂号的庙宇,分别是共善堂、进水宫和共意堂。(摄影:罗咏琦)

现年63岁的王爷子弟、共善堂前总干事张义自1973年加入家将团,当年年仅28岁就主导家将团至近年才退居幕后,致力传承在地文化。他受访时表示,三年一科的东港迎王祭典正是家将团出军的时刻。

身为外来者,听了好多遍都不太晓得“家将团”的具体意思。对此,张义比喻说道:“如果你是很有钱的老板,是不是会请保镖?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主神、神明会有自己的家将,当祂要出门的时候,家将就奉旨出巡。”而“福州白龙庵五福大帝驾前什家将”是东港第一个成立的家将团,于2020年被列为屏东县无形文化资产保存团体。

强调规矩与基本礼仪  “扮演什么角色,就该有那个样子”

什家将的成员编制共有13位,分别是肩挑三十六刑具的刑具爷、负责传接令的文武差爷、前四班为甘、柳将军、陈大爷和沈大爷,负责押解和捉拿;后四季为春夏秋冬,负责拷问犯人,以及负责收押及记录的文武判官。

张义从1973年加入家将团,也是第三代家将,年仅28岁就主导家将团至近年才退居幕后,致力传承在地文化。(摄影:罗咏琦)

张义指出,共善堂家将团跟一般家将团不同,以往仅收王爷子弟为家将,类似“世袭”制;惟如今面临青黄不接的挑战,只要有心学习者都可以加入家将团。共善堂至今仍维持传统步伐,仅收男性团员,秉持老一辈的纪律教导后辈,一代接一代传承。

询及什么人适合加入家将团?或者有否不能当家将的不成文规定?他直言:“一个条件:学不会。要出军了还学不会那不行。”

“我们比较传统,基本的礼仪要遵守,比如出军的时候不能随意坐;坐着帽子不能拿下来;期间也不能乱跑,除非是要上厕所。因为比较严格,所以一直找不到人。”说完无可奈何地苦笑一声。

青黄不接是很多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常见现象,“福州白龙庵五福大帝驾前什家将”团也面临一样的挑战。近年来积极招募新血,培育下一代家将。

“其他地方的庙宇会聘用职业家将,只要口袋够深,就可以请很多;但共善堂的家将属义务性质,像他们出来扮家将都没有拿钱,画脸(脸谱)的也是义务帮忙。”

小家将进行日常练习期间,张义表示共善堂家将动作讲求力与美结合。(摄影:罗咏琦)

他说,家将练习一般在东港迎王祭典前三个月左右开始,团员们都是白天上班、上课,晚上进行练习;目前团员之中年龄最小为四岁。

“我们没有所谓的教头,都是大人教小朋友,一个角色你扮了两三年熟练了,下一季就可以教下一个角色。你可以练习好多角色,可是首先要掌握一个基本的角色,把基本步伐学会。因为扮演什么角色就得有那个样子,否则每个角色都不到位。”

体验脸谱彩绘  了解家将文化

旅客可以体验半脸脸谱彩绘,或是在面具上绘制专属的脸谱。(摄影:罗咏琦)

除了动作与步伐,家将文化最吸睛的要数脸谱,家将脸上各种神明形象的脸谱,一笔一划都是画面师的艺术创作。

“其实脸谱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虽然没有现今社会没有那么复杂,军人出征的时候都画脸,为了让敌人畏惧。家将文化中的脸谱图案相对来说比较吉祥,都是云彩、龙凤等图案,画上让扮将者看起来有恶煞气势,但并不恐怖。”

配合9月即将迎来三年一科的东港迎王祭典,共善堂结合庙宇的彩绘脸谱与家将文化,开设迎王限定的体验游程,希望翻转大众对家将的刻板印象,也能传承珍贵的信仰文化。旅客可以体验半脸脸谱彩绘,或是在面具上绘制专属的脸谱。

家将与脸谱,是上一代传承下来的珍贵文化,也是一群人对信仰的热诚与尊重。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罗咏琦

曾任旅游杂志编辑、社会新闻记者和《访问》编辑,现为特约记者。因为善忘,所以想要好好记录眼前的故事,当时代的见证者。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