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自杀吗?”你是否有勇气向你的孩子问一问这个问题? 你知道吗?轻自闭青少年虽为少数群体,但其中有一半的他们都认真思考过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念头并非一闪而过,而是他们曾无数次认真思考过的问题。
近些年来,许多有关青少年的轻生案件频频发生,这让社会不得不开始重视青少年们的心理健康,但关注普通青少年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患有身心灵障碍的青少年们,因为他们患上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远远高过常人。
2024年11月30日,由南马特别孩子关怀协会(南特)所主办的轻自闭青少年专题研讨会上,邀请了三位专业人士为大众带来“守护青少年的心”主题分享,分别是小儿发展专科医生陈碧华、临床心理师彭开贤、以及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科专科医生林新智。三位讲者为家长们以及业界的专业人士分享了他们的看法,也敲响了大众对轻自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警钟。
拒学不是叛逆,而是真的怕了
校园本该是一个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可以认识不同朋友之余,还能快乐学习的空间。曾几何时,校园不再绝对安全,身边的同学也开始对自己有了恶意,本以为可以让自己无忧无虑的空间,也开始让孩子感觉压力,不知道如何应对的孩子们,只好选择“拒学”。
所谓“拒学”,即拒绝上学,这些青少年们之所以选择拒学并非单纯逃课,而是青少年们以肚子痛、头痛等生理症状拒绝上学,会在每周一到两天缺席。然而,一旦青少年们开始拒学,这个情况只会加剧恶化,很可能导致长期不上学,开始和外界脱轨。
儿童与青少年精神专科医生林新智解释,通常面对拒学的孩子们其实很想上学,但碍于校园里有让自己害怕的因素,或是遭遇霸凌,或是其他因素等等让他们感到没有安全感,因此才会出现拒学现象。
很多时候,轻自闭孩子碍于表达能力有限,造成他们的心理障碍会显现在生理不适上,当面对校园生活而感到焦虑时,他们不知如何表达,但也许会告诉父母自己肚子痛、头痛等等不适的症状。小儿发展专科医生陈碧华呼吁,家长们对于这些反应都不能掉以轻心。
当父母不理解孩子们内心的抗拒来源时,强硬的态度只会让孩子们对排斥反应更加强烈。
陈碧华提醒家长,拒学现象是一种青少年开始与社会脱节的前兆,一旦有了开端,这个现象就难以结束,甚至会开始让孩子逐渐不愿意出门,种种的迹象都暗示了孩子们开始对生活失去了动力和向往,往后他们只会越来越难和社会接轨。
临床心理师彭开贤解释,拒学现象之所以难以结束,是因为当家长们答应了拒学要求之后,让青少年发现原来自己的要求总是会被买单,于是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接下来的无数次。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拒学要求被满足时,他们会发现这是解决他们上学焦虑的最佳方式,往后只会更难以回到校园。
但若是家长在不了解孩子的心结所在,就强迫他们进入校园的话,那将会使他们的情况恶化。
林新智解释,当孩子已经出现拒学现象时,不要一昧地逼迫孩子回到校园生活,而是要先开始了解孩子拒学的原因,否则会带给他们新的创伤。许多原因都会导致孩子拒学,其中包括校园霸凌、缺少朋友圈、不愿帮助的老师等等。
若是孩子拒学只是短暂的现象,那么家长就需要尽快让孩子回到校园;当孩子已经长时间脱离校园,家长们也切勿着急让孩子回到校园。此时的他们早已和外界脱轨,家长们需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先让他们尝试走出家门以外的空间,让青少年们提前适应外界的生活。
当孩子拒学现象一再加剧,家长们同时可以考虑为孩子换个学习环境。
让轻自闭青少年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固然是一大挑战,因此他们总是被劝告不要轻易更换熟悉的环境,其实不然。当孩子们处在一个不合适自己的环境时,只会让症状加剧,并不会对孩子的病情有所帮助。陈碧华解释,比起错误的环境,花些心力让孩子们待在合适的环境里成长,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良药。
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了解孩子的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寻找能够匹配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需求的环境。因此,让孩子转换环境也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家长们必须了解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筛选合适的环境予以孩子合适的学习空间。彭开贤解释,拒学不是单方面出了问题,而是多方面都出现了潜在的征兆,这些原因需要我们一一寻找。
陈碧华提醒家长,很多时候轻自闭的孩子其实并非毫无自我意识,孩子们其实也知道,自己拒学的行为会让父母亲感到担忧和失望,却因为心理障碍还未清除,导致他们在生理以及心理上还未准备好面对校园生活,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在抗拒与崩溃之间的恶性循环。
“你想过自杀吗?”
临床心理师彭开贤在论坛上提到,大约70%的轻自闭孩子会在他们的一生中有心理疾病的状况,而大约66%的轻自闭人士在他们的一生当中,至少会有一次认真思考关于轻生的念头。这些念头并不是一闪而过,而是在过去的日子里都无数次认真考虑过的问题,这个念头出现的概率比常人高出整整六倍。
换言之,超过一半的轻自闭群体,都曾认真思考过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他们还未想过自杀前,这些轻自闭青少年们大多都有情绪上的焦虑等等问题,而他们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大多的治疗方式共分为两种层面,一是药物治疗,二是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能帮助轻自闭患者控制情绪,缓解焦虑、忧郁等等症状。然而并非所有轻自闭患者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林新智解释,在孩子已经不能依靠自身控制情绪时,他们会被情绪主导,或是变得极度敏感、焦虑、暴躁、甚至有伤害自己的念头,药物治疗对他们来说是必要的。
林新智坦言,许多家长会抗拒然自己的孩子服用药物,希望可以单靠执行心理治疗,但事实上,心理治疗得以进行的第一前提,是孩子有基本的自控能力。当情绪已经完全主导孩子的大脑并无法执行功能时,药物治疗能够帮助他们抑制这些慌乱的情绪。
即便如此,许多家长仍然会担心服用药物最终带来的副作用,但同时彭开贤提醒父母,他们也要做好准备面对孩子不吃药带来的副作用。当孩子们抗拒服药,最直观的副作用便是让孩子的大脑“失灵”时间变长,从而导致延长孩子们受苦的时间。想要帮助轻自闭的青少年们控制自己,同时使用药物与心理治疗双管齐下,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在心理治疗上,最常见的方式是“认知心理治疗”。
在我们眼中,那些无法理解的行为背后都暗藏着青少年们的想法,彭开贤解释,这些想法会直接影响情绪,并最终产生个别行为,因此治疗师们就会找出孩子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调整内心的想法,这显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
无论是哪种治疗,孩子们身后的家庭环境依然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情绪,若是家人本身的情绪让孩子感到压力,那么对孩子情绪把控上的治疗也无济于事。最终,这段治疗并非孩子们一个人的抗争,而是一家人的共同努力。
陈碧华提醒民众,若是青少年们没有接受专业治疗,当自闭、忧郁、焦虑的症状爆发到极点所带来的终极副作用,就是自杀。
当青少年开始讨论关于死亡,这时身旁的我们要敲响警钟,因为这绝非儿戏。
逃避、故作轻松、这些都不是应对的最佳方式,因为我们不晓得,这些青少年们鼓起了多大的勇气,向我们开启了这个话题,而这个话题的背后,是他们对我们的一次求助。若是我们自己都不愿意面对,这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的轻自闭青少年来说,更是一次打击。
所幸的是,我们活在一个资源触手可及的时代,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资源、管道、以及专业人士能够介入,帮助这些“迷路“的孩子。唯不要推开这个沉重的话题,如果陪在他们身旁的我们都不愿意面对,这让青少年们更加感觉失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