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同籍贯的华人南下槟城,靠着天性寻找生存的办法。常说南来华人总有自强的意志,在这陌生的土地上,竟然也找到了生存之道。《原乡柔情3:槟城纪》走进客家人栖居的浮罗山背,游走于三个籍贯聚集的百年万山之中,穿梭潮州人定居的高渊港口,了解不同籍贯在槟城落户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
浮罗山背客家村 客家人的待客之道
客家人是靠山生活的籍贯社群,熟知天地运转的特性。槟城的客家人早年都定居在山中,而浮罗山背九个乡镇中,双溪槟榔(Sungai Penang)和浮罗勿洞(Pulau Betong)是名副其实的客家村,超过一半的人口是客家人。
说起客家人来到浮罗山背的历史,槟城果农工会主席纪京华说:“中国那边温带国家的人来到这里,就会找到一个很接近温带气候的地方居住,就像我们讲的升旗山。”

逢山必有客,安顿好家后,客家人就会开始种植,“早期时会种一些蔬菜作为短期供应,接下来发现槟城有槟榔树,之后就引进一些橡胶树。看着气候好,就会种丁香、豆蔻,就变成很多农场品的开始。”但说起浮罗山背的榴梿,却像是漫步于山中的人们,偶然发现一颗果树,吃着好吃,就将其的种子和果树留下来,开始种植。
客家人有两个节日,祈福和还福,庙堂是接待外客人,也是学习的地方。当地人会准备客家菜和榴梿,大家也商量着带自家不同的产品来到聚会,互相交流,以达到最大的共赢。

“每年都会跟亲戚好友说,你来我这边住三天两夜。你讲你的榴梿好吃,我也讲我的榴梿好吃。”拿去神庙、或亭子聚会的时候,就会互相切磋、交换榴梿品尝。品尝结束后,吃到好吃的怎么让它继续繁殖下一代,在交流中进而发展嫁接技术。
“我们有那么多名种榴梿是因为技术得到了发扬”。纪京华说,这也让槟城成为了保留最多品种榴梿的地区。

过去是用技术交流方式来种植,现在来到数据交流的方式,“装置传感器和视频,上传至云端。如果有人说吃到红虾好吃,我就会搬出来一年的数据,看看施了什么肥,浇了什么水,潮湿度多少,温度多少,才能够产出这些果肉和甜度。”
站在山上,纪京华却显得有些担忧,“现在的小孩子随便抓一个都是大学学历,谁要下田?”,但纪京华并不气馁,如今开始采用科技收集数据,将种植榴梿的成就和数据具体化,他明白,要让年轻人看到这一份田园工作的价值,才会让这一份行业维持下去。
百年万山 三个籍贯和谐社会缩影
下山后,《原乡柔情》团队走进了乔治市。热热闹闹的市区,若要探寻华人社会的发展历史脉络,万山无疑是重要的见证者。
在槟城,有好几座历史悠久的万山,社尾万山、新街头万山、吉灵万山。万山,其实是槟城和北马一带的人们口中的巴刹,也就是菜市场,源自于Bangsal,原来是指囤积货物的空间,后来就通称为湿货市场。

新街头万山蔬果组理事会主席郑彩娟三四十年来在新街头万山做着蔬果生意。时光流逝,相比现在,过去的新街头万山比较热闹,人山人海。新街头万山鱼虾组理事会主席林保材分享过去在凌晨3点就能够看到新街头万山满满的小贩档口。
这座百年万山,因为历史闻名之外,也是因为同一个巴刹范围内,三个不同籍贯的华人小贩,本身做着自己熟悉的生意和工作,俨然就是旧时代槟城的缩影。
林保材指出,当时广东人、潮州人、福建人,各有各的籍贯和信仰,“卖鱼卖虾的就是福建人;买菜的就是潮州人;卖猪肉的广东人。” 过去有着强烈区域意识的南下华人,会根据籍贯在不同的区域落户,彼此互不干涉。

“菜市场是一个官方区域,不同籍贯的人都要来到这里采购。那么这一个地方就会成为不同方言群接触的地方,所以我们会说这个新街头巴刹很特别。”拉曼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杜忠全博士说。
在新街头万山,可以看到不同籍贯的人所供奉三尊不同的大士爷,中元庆典也落在不同日期的特别景象。林保材说,过去州政府为了方便拨款,打算将不同籍贯的庆典联合起来,但却惨遭社群反对,其原因是竟是:“我的神明听不懂对方的方言!”
不变,最终还是得变通。
风华不似当年,随着档口、人流的逐渐减少,如今的新街头万山成为餐厅、小档口批发食材的地方。从菜市场变成了批发市场,是这座百年万山对抗时代洪流的办法。
与众不同的标鱼市场 靠海讨海的潮州人
高渊港口位于槟城威南县的最南端,吉辇河下游,以浅海渔民为多。走进高渊港口,可以看遍地的海鲜,有虾、螃蟹和各种各样的鱼,民众穿梭在鱼虾之间互相标鱼。

标鱼是买家公开竞标鱼价,鱼在经过称重之后会被放置在港口,通过卖家喊价,买家可在心仪的价格上竞标买鱼。“如虾的价格为五十令吉,卖家会开始喊价,四十九块半、四十九块、四十八块半、四十八块,你要的时候,你就叫,他就会给你。”高渊港口社管会主席周童泰分享到。
这里的批发市场还有一个特色,潮州话此起彼落。周童泰指出,高渊港口将近100%都是潮州人,大多来自于普宁北山,而超过70%的居民都姓许。翻阅史料,潮州人早在1810年就落户威省南部种植甘蔗,后来改种橡胶,但靠海讨海依旧是潮州人的天性。

相比于其他地区,高渊港口不面对年轻人外流的问题,临近大城市,交通也方便的高渊港口,也算是新生代留守的优势。尽管如此,在大环境的种种挑战下,虾产量大跌,加上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依赖渔业为生的社区还是不得不做出改变。
港口卖家许德财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现在养鱼还可以赚到钱,抓鱼业反而赚不到钱。”高渊港口也从捕鱼为生的行业,转向投入于养殖业发展,如今也成为了全马海陆最大的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