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九月九黄旗飘扬 槟城百年九皇文化面貌

支持 Supported by  
农历九月,又到了一年一度黄旗飘扬的日子。九皇文化在本地扎根许久,却因起源说法众说纷纭,让这信仰中是笼罩一个神秘的面纱,九皇信仰在本地更是充满了许多地方色彩和时代故事。九月的槟城有着别样的庆典氛围。

两百年斗母宫 链接社会的九皇文化

槟城的香港巷有着全东南亚历史最悠久的斗母宫,最初在槟城的打铁街岸边一带设壇,之后多次迁移,1881年才在香港巷设庙。

香港巷斗母宫主席邱继福指出,在两百多年曾发生过一场全球疫病,有一班传承九皇大帝的香火的福建水手来到了槟城,“他们所带来的东西包括、白冰炉、九皇经书、北斗祀天龙木鱼、宣德炉和北斗七星剑。”

庙宇内还收藏着源自光绪皇帝时期制造的全金丝横彩,至今依旧悬挂于庙堂之内,被保留的十分完善。

邱继福坦言:“这横彩其实修复过了,2019年州政府给了13万的资助,聘请了修复印度总理甘地衣服的专家来进行修复”,耗时1500个小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将这副历史悠久的梁上横彩修复完成。

这些代表着历史的文物,除了九皇大帝宝典庆典期间才会公开展示之外,许多珍贵宝物都不对外展出。其中,《九皇经书》为东盟地区唯一手抄经书,经文以墨水写在帆布上,另一面则用宣纸铺上作为保护层,书中写着“清宣宗道光元年,邱妈诚藏”,推算出年份大约为1821年,便足以证明香港巷斗母宫的香火已有两百多年。

《九皇经书》的内容足以证明香港巷斗母宫的历史源远流长。(摄影:阮敏瑞)

在那场全球染疫期间,槟榔屿也难逃此灾,而福建水手的到来并非偶然,“九皇大帝托梦给他们,让他们来到槟榔屿救世”,邱继福解释。 

“《九皇经书》里面有提到要如何拜祂,然后吃素九天、隔离、穿着朴素,疫情才慢慢缓解下来,”他说。

文物的存在才能证明历史的存在,为保护庙宇内收藏的文物,香港巷斗母宫平日并不对外开放,除了九天的九皇大帝庆典,只有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开放,远道而来的游客必须预约才能进入,避免白跑一趟。

邱继福说:为避免文物的遗失,香港巷斗母宫一般上不对外开放,只有在特定日期和节日才会开放。(图片来源:《原乡柔情3槟城纪》第五集视频截图)

槟城除了拥有历史最悠久的斗母宫,若是越过槟威大桥,坐落于威省的北海斗母更是我国境内其中一座富丽堂皇的斗母宫。1970年创宫的北海斗母宫最初以亚答屋作为临时庙宇,这座斗母宫的历史并不算久远,却又一套办法来维护九皇信仰。

每年的九月初五,北海斗母宫所举办得九皇大帝巡境大游行,也是威省人民一年一度必须参与的。

“我们会恭请我们得斗母金身、南斗先师、北斗先师、九皇大帝,共12尊金身上皇爷御轩,在游行的时候,善信可以趴在地上让王爷的神辇经过”,北海斗母宫主席许远达说。

神秘金身坐神辇出巡是不可错过的信仰庆典之一,信徒可以趴在地上让神辇经过,以祈求身体健康。(摄影:阮敏瑞)

许远达同样指出,北海斗母宫除了作为一个膜拜场所,也提倡五大纲,也就是宗教、文化、医疗、教育和慈善,“通过文化和其他领域方面来带动九皇文化信仰”。

为了更深刻珍藏信仰的记忆和更系统化整理及传承九皇文化,如今庙宇后方建立了一座斗母九皇信仰文化楼,设有斗母九皇文化展览馆及道教文化及资料中心,收纳岁月遗珍。

九月九登高望远 

九月初九,除了是九皇大帝千秋宝诞,也是重阳节。九九重阳,登高望远,来到千二层的清观寺,将祭拜和登高一同进行。

位于升旗山后的天衡山上,矗立着一座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的清观寺,又称千二层。早在半个世纪或更早之前,槟城的斗母宫数量并不多,每每到了九皇大帝诞辰庆典期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信徒上山祈福、吃素,以往还有信徒留宿修行。

一座山中小苗,在九皇庆典期间格外热闹。(摄影:阮敏瑞)

清观寺义工曾春源指出,千二层所请的九皇爷与市区所看到的九皇大帝并不相同,是来自北极的北斗七星,“而九月吃素期间,这里才会烹煮素食给到访的山客”。

对于清观寺的建成年份,一般相信是1881年,但在寺内有一座刻于光绪二十年的石碑上记载着清观寺创立于丁丑年,由此推断古庙可能在光绪三年,也就是1877年就已经创立。

“这是一间客人庙,园主也是客家人,道场也是客人,浮罗山背和亚依淡的山百分之八十五都是客人。客家人本身就很多是学法的,比如这座庙最出名的就是三教圣人(指儒、释、道三大主流宗教的圣人),”曾春源说。

到访之时,碰巧是斗母娘娘诞辰,庙里庙外,这座山中小庙,在这个时期格外热闹。

九月吃素净身 各族之间的交流平台

进入农历九月,槟城人一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不再是“你吃饱了吗?”,而是“你吃几天素?”

九皇宝诞期间,信徒一般会穿上素衣、吃素净身,而在这个期间,也能看到各街支起素食档口,为信徒准备素食。而油较路(Jalan Madras)的素食街可以说是槟城最大的素食街。

别以为吃素很无趣,更别忘了你现在身处槟城,这个时候总能找到独属槟城人的独特美食——素食版叻沙、素食版咖喱面——让槟城这座美食之都有了不一样的美食版图。

九皇斋比一般素食严格,葱、蒜、韭、薤、洋葱五辛,肉类、蛋类和奶类,在九皇大帝宝诞庆典期间是不能吃的。有些讲究严格的信身子要求餐具碗筷和用以煮菜食的厨房用具都不能沾染荤食。

只是,走进素食街,不乏看到印裔同胞正在用餐,原来这段期间也是兴都教徒的圣母节,为庆祝女神“难进母”的胜利,庆典长达十天九夜,这段期间,兴都教徒也会吃素九天。

当九皇爷庆典遇上圣母节,便能看到各族群在同个地方用餐的和谐画面。(摄影:阮敏瑞)

在素食档口用餐的印裔同胞尼玛兰(音译Nimalan Sukukumaran)认为素食文化成为了一个让多元种族社群互相了解的平台,通过信仰交流信仰,将马来西亚人民之间的距离拉的更近。

宗教不同,但一样是导人向善,各宗教之间都依然保有互相了解的交流空间和平台,这就是马来西亚多元化的美丽。

上一篇在行业里看历史,在牌匾中听故事:一个勃勃生机的华人时代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1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阮敏瑞

mingchooi@theinterview.asia

访问网记者,毕业于苏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学中文教育系。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