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特写

在社交媒体这把双刃剑下,你是受惠者还是受害者?

现代人的生活早已离不开社交媒体,有人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甚至是自己的理念及意见。社交媒体给了人们言论自由,但这份自由却演变成了一把双刃剑,既让人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也让人受到了网络霸凌。你是社交媒体的受惠者,抑或是受害者呢?

本次《人生直播》节目抛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孔子也有脸书账号,会发生什么事呢?“并由此来谈论社交媒体上的各种现象,包括在社交媒体上究竟是受惠者较多,还是受害者较多。

企业家兼MBA讲师罗炜雄认为,孔子在以前没有媒体的时代就已经能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并收获弟子三千,还周游列国去传达自己的理念,可见他也有意经营自己的影响力,若是这样的人拥有脸书账号的话,那现在的他可能就是能影响全球的人了。

但身为自由媒体人的吴皓敏却提出,如果孔子是在其思想尚未成型且坚定之前就开始经营脸书,那他很可能受外界,例如来自网络世界各种人的批评和反对的声浪影响,或许就不会成为现在的孔子了。

网红律师杜韩念则指出,孔子的思想及才智确实过人,但若放在社交媒体上会有两个可能,一是真的能成为非常有影响力的网络红人,二是成为虽然有才,但却在网络上默默无闻的人。孔子地位崇高,他能舌战群儒,但与他辩驳的都是和他同等知识层面及思想文化的人,但他没遇过网络上的“黑粉”,有些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遇上这种人,孔子反而可能会放弃网络世界,放弃与这类人争辩。

此外,现在的网络社会已经渐渐淘汰了文字和图片,人们要看的是能更快吸收理解的短视频。对此,杜韩念也提出质疑,孔子虽能说会道,但他能拍影片、能演吗?或有足够的颜值吗?就算他的内容很有意义,但能够吸引现在的年轻人吗?

现代人只愿意看能快速理解吸收的短视频。(图片来源:Pixabay)

吴皓敏也惋惜道,现代世界其实也有许多如孔子般拥有伟大思想的人,但却由于无法融入网络世界,没能将他们的理念传达出去,甚至打退堂鼓。

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

脸书原来的用意是为了鼓励交流,但现在却慢慢变质为打造“关键意见领袖”(KOL,Key Opinion Leader),也就是俗称的“网红”,我们现在还有可能回到最原始用于社交及交流的目的吗?

“社交媒体就是一把双刃剑,只取决你如何去使用”。杜韩念指出,脸书时常给人们带来一种别人都过得很好的错觉, 因为大家都只愿意把好事“炫耀”在脸书上,从而让看的人觉得大家都过得比自己好,心态变得越来越负面。

对此吴皓敏也表示赞同,指社交媒体就像个“橱窗”,人们都只把美好的一面摆出来给外人看,所以大众不应沉浸在这样的橱窗里,也不要一味相信别人的橱窗所展示出的“片面”模样。

吴皓敏认为,社交媒体只是人们用来炫耀的虚假“橱窗”。(图片来源:Freepik)

“想要和朋友保持联系不一定要用社交媒体,和真正重要的人可以通过打电话和见面来维系感情,并不一定只能用这个橱窗来了解他们的生活。要记得社交媒体只是一个橱窗,大多数的焦虑都来自于比较,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橱窗去和他们做比较。也不要太过注重社交媒体中的自己,只要喜欢现在的自己就好了。”

与此同时,罗炜雄也提出了意见,鼓励大众“好好整理”自己的橱窗,让它成为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杜韩念认同道,如果善用社交媒体这扇橱窗的话,好好将它摆设,甚至能够帮助发展事业,就如他经营脸书专页一样,让他获得了意外收获。

“你的数据属于你自己”

有句话说“凡走过必留下痕迹”,身为马来西亚数码协会前主席的孙德俊如是说:“数据就是这样,除非你完全不使用网络,要不然你不可能完全不留下关于你的数据。”

罗炜雄提及,社交媒体的演算法只会根据我们平时的数据来推送相应的内容,所以我们只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从而形成同温层效应。

杜韩念说,在社交媒体出现前,我们只能依靠大众媒体(报纸、电视、电台等)来获取资讯,而我们所能看到的资讯都是由媒体来决定的,现在不过是换成了演算法来决定,我们从来都没有选择资讯的自由。

吴皓敏则认为,我们也能善用演算法或数据这些功能,只要有意识地去找你想看的内容,时常点赞互动,那你就能掌控演算法去推送更多元的内容,我们是能有意识地去掌控自己的数据的。

她继续分享道,她偶尔也会利用手机的声音识别功能,对手机说出自己想买的产品,这样手机推送出来的产品广告就对她十分方便,她甚至不需要主动去搜索该产品。

对此,孙德俊也赞同道:“你可以决定你自己的数据,不要让你的数据变成别人掌控的东西,你的数据属于你自己。“

我们都该学习使用社交媒体的修养

就如先前提及的,就算孔子使用社交媒体,他也未必能和网民理性交流,并不是他不想,而是社交媒体的风气就是如此。那又如何才能改变社媒的风气,让大家不再针对立场来互相谩骂,而是针对事情来做理智的讨论?

胡乱地相互谩骂已经变成了如今社交媒体的风气。(图片来源:Freepik)

杜韩念提出,学校还没把社交媒体当成是生活技能的一部分,但有朝一日学校该增加一门课,就是使用社交媒体的修养。与其教现代的学生写信的格式,不如教导他们如何正确的使用社交媒体,教他们网络上的用词规范,如何在不冒犯别人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意见。

罗炜雄说,我们的生活已经无法脱离社交媒体,所以我们更应该正确的使用社交媒体,大家都是血肉之躯,都有感情,就算反驳与自己相悖的言论时也应该手下留情。

如果你对于某件事有必须要发表的意见,那么可以先把发表内容的人放一边,只针对该件事做评论。但如果只是恶意批评发表意见的人,那就是在纯粹在攻击别人、破坏社交媒体的风气。

直播到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社交媒体受惠者占多数的网民有85%,认为受害者居多的网民则有15%。虽然15%看似不多,但本应是让我们生活更便利的社交媒体竟让15%的用户认为,受害者占多数,这个数据也不该被忽视。又或许我们也能以此来警惕自己,在改正社交媒体风气这件事上,你我都责无旁贷。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7 / 5. 评分人数: 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郑俪婷

《访问》编辑兼记者。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