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告别十八丁老港海上华小——专访培智华小最后一个学生与校长

随着最后一名二年级学生将在新学年转校之后,位于霹雳州太平十八丁的培智华小将因为完全没有学生就读而自动关闭,创办于1945年的老港培智华小从此成为历史名词。《访问》记者去年杪(2022年)曾到访这所位于偏远内陆的“海岛华小”,与该校最后一个学生黄恩慈、最后一个校长林家成,以及该校的校友进行最后一次关于这所华小的访谈。

霹雳州太平十八丁毗邻马六甲海峡,地处出海口,是马来西亚渔获量出口地之一。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渔获,还是珍贵的红树林保护区之一,随着近几年生态旅游的崛起,而逐渐引起人们留意。

从十八丁码头出发,约20分钟的航程,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伫立在海上的房子,这里,就是一座海上聚落——十八丁老港(Kuala Sangga)。

过去,渔夫为了方便捕鱼,在这个沼泽地带建立了中途站,就如同现今高速公路上的休息驿站,因为当时的渔获量较大,许多渔夫最后选择在此定居,日久渐渐形成了小聚落。

老港是渔民休息站,华小应运而生

老港原本作为海上中途站的功能被建立时,是为了方便渔民来回十八丁与马六甲海峡。整个聚落伫立在红树林的沼泽地上,一座座的木板房,以木板连接,形成一个长条形的聚落,贯通全村的石头做成的桥,这也是村里唯一一条“安全”道路。

这里无水无电、有三间庙宇、一家天主堂和一间小学。村里唯一的咖啡店也于2021年结业。

老港目前只有十户人家住在老港。巅峰时期,曾有50多户人家住在老港,全村都以捕鱼、捕虾和养蛤维生。然而在这么一个不超过一千人的小聚落,却孕育了一家华小——培智华小。

老港全村中间以石桥贯穿,两旁则是居民的生活空间。(摄影:陈晓晴)

随着老港人口迁移,老港人口逐渐减少,到了2021年,培智华小只一个学生在此就读。《访问》通过哈比艺宿老板陈开力的安排来到老港,探访这家老港微型华小的近况。

“这所学校在独立前(约1945到1946年)就成立了。那时候只是提供最基础的识字教育,让渔民的后代能够至少学会认字。”校长林家成说。

2022年,是林家成在培智华小担任校长的第四年。林家成说,以前的人(渔夫)在海上的行动,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划船再配合风向、洋流,才能到达另一个地方。

“试想在现在装了引擎的船都必须航行20至30分钟才能到达的老港,在没有引擎的时代,可以想像来往十八丁和老港需要多长时间。在这里设立小学,孩子上下课也方便,只要走回家就好了。家长也不需烦恼接送孩子的问题。“

老港人的集体回忆

培智华小在老港人的心目中,一直陪伴他们成长,是他们童年最佳玩乐的场所。记忆中居民们用木板建成的学校,也因为得到教育部以及其他热心人士的资助而成了砖屋。

“在我那个年代,我们都是走路上学的,那时候学校共有20多个同学。我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很快乐,放学也不用做学校巴士,只需要走路回家就好了。老师还会沿着桥走过来看我们有没有在温习。我就会拿着书假装在看。中学我离开老港到太平读书后,反而少了这种感觉。“村长李广财回忆。

培智华小是建立在沼泽地上的学校。校舍前的篮球场还没建好之前,海水涨潮甚至会淹到校舍。(摄影:陈晓晴)
村长李广财目前居住在太平新板,因接受采访特意前来。我们在他老家门口进行拍摄。(摄影:伍嘉峻)

”回不去“的老港

目前培智华小仅剩下一名二年级的学生黄恩慈,这名小学生也将在明年(2023年)学年转到太平新板华小就读,培智华小也会以无学生为由关闭学校(编按:本文发布时,黄恩慈已经确定转校,培智华小也确定将关闭)。

而留下来的校舍,据校长说目前在商讨的有三个计划草案,一是用作红树林教育中心、二是濒临绝种的马蹄蟹培育中心、三是海豚研究中心。但这计划仍在商议中,“希望能通过这些计划吸引多一点人来到老港旅游,也为这里带来一些活力。”林家成说。

培智华小校舍将规划成几个用途,校舍前是篮球场,校舍后面是红树林。(摄影:陈晓晴)

对于培智华小的命运,林家成认为:“其实搬迁有好有坏,以经济角度来看,保留太小型的学校花费太多,如校长的薪水、教育部每年的拨款等会相对不划算;如果搬迁后从一个学生的学校换到900甚至上千人的学校,这样看来对国家或是对社区里的华裔子弟来说是好的。但是不好的方面是老港就此失去这个学校。“

而对村长李广才来说,不舍是肯定的,“这里毕竟是我小时候一个很愉快的场所。以前我们有水上运动会,像是在木桩上互推看谁先掉下海、放鸭子去追等等。这些活动都跟外面的学校体验很不一样。“

人口外移的现象导致了学校再无新的学生来源,这其实是导致培智华小不得不迁校的原因。村里的人家都是靠海维生,无水无电缺少娱乐的生活环境,其实不太符合现代人对生活机能的需求。

有些房子因年久失修而倒坍、沉没于海上。(摄影:陈晓晴)

当问及人口外流的原因,校长和村长都不约而同地说:“外面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啊!况且在这里也不能继续往上读,还是必须到外面继续升学。去了外面,有一些居民也会因为适应不了环境而回来捕鱼。但大多数人出去了就不会再回来这里住了。“

除此之外,村长也说:“年轻一代很少会当渔夫,老一辈人的期待都是希望孩子不要当渔夫,因为当渔夫收入不稳定、工作辛苦、危险性也大。加上因为污染、气候变化等等的因素,渔获量也减少了,所以也加剧了人口外流的问题。“

《老港是我家》内容收录了学生们为准备皮影戏表演制作的素材和故事。(摄影:陈晓晴)

这趟旅程中,校长也送给了《访问》一本名为《老港是我家》的绘本。这是2016年培智华小的小学生与“看见十八丁”社区活动一起在中秋节呈现表演后,根据孩子们的作品和故事制作的绘本。这也是马来西亚第一本儿童皮影社区绘本。当时的培智仍有19名学生,在他们的盛情演出下,老港曾经迎来短暂的热闹。但无论如何,这本书所传递的是,即使学校不复存在、学生也早已毕业,但当时的温暖和情怀依旧不变。

”唯一“的学生

而目前就读培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黄恩慈,是学校唯一的学生。她的父亲是一名渔夫,就工作之便将女儿留在培智接受教育,并由她的奶奶照顾她的起居生活。每天,她都独自一人从家里走到学校去上课。

校长林家成(右)和学生黄恩慈(左)的合照。(摄影:陈开力)

培智的校舍已经收拾得很干净了,为了给迁校做准备,以及节省水电费,校舍内、体育室内的桌椅都收了起来、图书馆的书也陆续捐给十八丁的培英华小。黄恩慈上课的地点,已改为校长和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和校长坐在旁边轮流给予指导。

空荡荡的课室、整齐摆放的器具,无一不显示黄恩慈独零零一人上课的无奈。她没有同学、没有朋友、周围甚至连同龄的人都没有。她性格较为内敛害羞,当记者向她询问在学校上课的心情,她也只是说了一句”感觉孤零零的。“

黄恩慈将在2023新学年开始后搬到太平的学校上课。她也非常期待进入新学校上课,她坦言:“希望新学校有很大的草场、很多朋友一起玩。”

图中是培智华小图书馆。目前已经把大部分的书捐给十八丁的培英华小(摄影:陈晓晴)

培智与老港不再共存亡

华小的校歌里面,最后一句歌词即是——“培智吾校与老港渔村共长存”,这似乎象征着这所小学的命运宛如这座老港,共生共存、唇齿相依,然而随着捕鱼人口的减少、居民搬迁出去,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华小的迁出,就不再与老港同属一个共同体。然而,虽然建筑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但庆幸的是华教的精神仍然会以不同方式继续传承下去。

教育确确实实改变了老港的命运。渔民的孩子接受了教育,就到外面去念书、打拼、定居。

华小如同垂暮慈祥的老人目送着孩子们渐渐离去,这时,她才终于唱起属于自己的毕业骊歌,步入新的阶段。因为它不再属于老港,不再是浮于海上的小学。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6 / 5. 评分人数: 3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晓晴

《访问》实习生,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毕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伍嘉峻

《访问》摄影师兼剪接师。只想透过镜头去看这个世界,时间记忆会流逝,影像它不会。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