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岛屿的美丽与哀愁——专访邦咯海岛节总监庄立康

庄立康的行程总是风尘仆仆。每次见面,都会问他,刚从海岛回来吗?这座岛屿,指的是霹雳州西南部的邦咯岛。邦咯海岛节结合海岛风光与社区文化,今年迈入第十年,共举办了六届。而2024年3月,团队在泰国接领“2024年度亚洲本土传统艺术节”奖项。

他是吉隆坡东方人文艺术馆执行总监,也是邦咯海岛节联合创办人兼总监,从事文化艺术推广已有二十多年。2013年,他与来自邦咯岛的企业家陈天军创办了“邦咯海岛节”,希望通过艺术为邦咯岛带来生机,吸引更多人回流。这一次在TEDx茨厂街舞台,他将细诉邦咯岛的人文风情,来听听这座海岛的美丽与哀愁。

走下舞台的艺术工作者

采访当天,邦咯海岛节联合创办人兼总监庄立康说,他刚从柬埔寨回来。三十年前,一个法国妇女进入柬埔寨难民营,希望通过艺术为孩子治疗;后来他们创办视觉艺术学院,借用艺术介入村庄,带领村民创造就业机会。“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这关乎他们的未来与存亡。”

公益项目、艺术驻村总是围绕庄立康的生活。于他而言,这一如使命的呼唤——

早在手集团,我一直觉得一个艺术团体或艺术家,需要跟社会有些什么关系,不能只停留在一个镜框式的演出。心中有把声音,告诉自己可以做得更多。

也许有人不知,马来西亚著名敲击乐团”手集团“,最早是由庄立康与吴圣雄共同创办。直到2013年,37岁的他卸下“手集团”行政总监一职,退居幕后为“云手文创”基金会负责人。

然而,手集团无疑是他人生中重要的16年时光。2006年,团队到比利时和荷兰多个乡镇演出,他们往返于村庄,在广场上演出,也为无法出门的老人演奏;到访了当地的乡村学校,给孩子们艺术教育的体验。

在国外巡演的那段日子,庄立康与当地人交流。有小孩问:为什么你们把鼓当作身份象征?(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艺术,可以为国家做些什么?

正是在这些远离喧嚣城市的村庄中,庄立康遇见了他所期待的“社区感”。少年到老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安装灯光、查票、还是每天为团队送餐……有些家庭,将其延续了三代。

当他问起村民的坚持,得到这样的回答——“如果我不做这些事,似乎我就不属于这个村庄,我希望能够成为这个社区的一部分。”

远在他乡,庄立康始终心系家国。(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那个时候,马来西亚还未出现“艺术节”风潮,也还未有人尝试连接社区与艺术。直到2009年,大马政治发生了几起重大事件——赵明福坠楼案及反对内安法令大游行;彼时的他们正在为期两个月的法国巡演。

远在他乡,看着家国的动荡,对他是近身的冲击。这些事件引发了他的思考:身为一个艺术团体,我们能够为国家做些什么?是否可以利用自己所擅长的文化艺术,为国家和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

后来,庄立康回到大马。有了这样的契机,多年以后他在东方人文艺术馆启动“美的种子”下乡计划。

从手集团到东方人文艺术馆,庄立康不间断地进行艺术下乡计划。(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他们走进偏乡小镇及微型华小,在山乡大地撒播“美的种子”——庄立康说:“我想给处于弱势的小孩体验艺术的机会,不是一定要教会他们些什么,但想让他们感受艺术的美好。”

他想了想,向我们说了“美的种子”走进生利华小的故事。

这所学校,八九十巴仙都是原住民。每个星期五,家长都会走三到五个小时的山路来学校带小孩回家。回来上学时,老师校长会帮小孩抓虱子和洗澡,孩子身上很多泥巴,洗完澡整个厕间都是黄泥。

“美的种子”下乡计划目标为资源较少的微型华小,让生活在偏乡中的孩子们接触到更多艺术体验。回到他们熟悉的自然生态中,随手可得的材料如树枝、石头、贝壳都可以是艺术作品的雏形。融入原住民传统的编织技艺,孩子们学习如何编织饰品,重新发现周遭之美。

“美的种子”在微型华小推广艺术,让偏乡孩子有机会体验艺术的美好。(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平时忙碌于生活的父母,被邀请到结业典礼上一同“踩街”——拿着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再一次将社区、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

温柔的呐喊方式    岛民回家团圆

十多年前,几乎不会看到现在所流行的社区艺术踩街;男女老少拿着道具走在街上,别人可能难以理解。但他说:

那时,我感受到一种蓄势待发的氛围,尤其经历了几次净选盟游行,马来西亚的社会政治环境正经历巨变。每个人对这片土地,在心理上仿佛都准备好要做出一些改变。

邦咯海岛节踩街活动,国内外艺术团体与当地岛民一同参与。(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恰似这种氛围,推动着众人觉醒,走上街头呐喊。但庄立康说,“当时我们试图用一种更为温和的方式,将艺术引入到社区中,通过一种节日的形式带着这些改变走上街头。”

你也可以看:艺术节的困境——我们想象的跨族群,未必相同?

进入邦咯岛,他们温柔挖掘岛民的集体回忆,采集散落的历史故事;他想从艺术的角度,为岛屿带来生机。于是邦咯海岛节启动,吸引年轻岛民回流,通过节日让岛民回乡团聚,最早就是他们的目标。

图为邦咯海岛节中的敲击乐工作坊。从最初采集岛屿故事孵化出来的岛民剧场,慢慢的当地人也开始自发性为游客导览。(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守护岛屿,邦咯海岛节的下个十年

艺术一直是最柔软的方式。邦咯海岛节前十年,他们以艺术推广社区文化;未来十年,岛屿生态议题将成为焦点。“生态已经被破坏了,我们要如何去守护这个岛屿?我想继续陪伴他们。”

岛屿联盟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右七为庄立康。(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然而,在今年年中,一份《邦咯岛特别发展区(RKK)规划草案》引发热议。为了在岛上开辟新场所,兴建购物中心、免税区,19英亩填海计划成为重要部分,将导致岛上居民必须大规模迁离家园。

这一计划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反对。该区域长期以来是岛上原住民的家园,也是当地渔民的重要捕鱼和海鲜加工区。若开发与生态保护取得平衡,或许对岛屿是件好事——“但首先应优先解决岛上的基础设施问题,如水电供应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生活,也不利于旅游业发展。”庄立康说。

庄立康并不是邦咯人。但他常年往返城市与海岛,皮肤晒得黝黑如渔夫,对岛上每一个旮旯、店铺、人与食物都如数家珍。岛民见到他都会打招呼:又来了啊?像招呼熟悉不过的朋友。

未来十年邦咯海岛节关注生态议题,庄立康想继续通过海岛节陪伴这座岛屿。(摄影:梁馨元)

这些年,他总是戴着一顶遮阳帽,陪伴与守护这座岛屿。夜晚,从海岸望去,幽绿的打火船一盏盏亮起,一如抒情极光。然而,那是一种“灯火渔法”,利用鱼群的向光性诱鱼聚集。邦咯岛鱼群已经被过度捕捞。

高强光造成海域光害,也损伤鱼虾视线。长期过度捕捞之下,渔获量减少;加上更便宜的外来渔货(如印尼、台湾、泰国的渔产)涌入市场,使邦咯本地渔业难上加难。生态链被破坏,出海的船只变少了;岛上的造船业几乎停滞,造船厂人去楼空。

这些,庄立康都看在眼里。未来十年,他还会继续陪伴这座岛屿,也许是引进学术资源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也许是办生态博物馆唤醒岛民的环保意识……邦咯海岛节走到第十年,还在进行式。

编按:庄立康将于10月12日登上TEDxPetalingStreet 2024年会【躍】的舞台,分享他与邦咯海岛节的故事。

👇关注第10届大马中文TEDx分享大会【躍 FORWARD
日期 :2024年10月12日(六)
时间 :早上9时至傍晚6时
地点 : 马华大厦三春礼堂 Wisma MCA

你也可以看:

👉关注访问网WhatsAPP频道,随时接受最新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4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梁馨元

xinyuan@theinterview.asia

访问网记者、编辑。中文系毕业生,著有诗集《我吞下一颗发烫的黑曜石》。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