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马来西亚人意味着什么?”这是马来西亚独立唱作人Straw林水草对于自己身份的思考,也是她透过音乐持续探索的课题。5月24日与25日,她举行了个人专辑《Marilah Pulang》的发布音乐会,新专辑一共收录了十首歌曲,以横跨五种以上语言的作品,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讲述“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故事”。
在音乐会还未正式开始之前,舞台上就布好了各种乐器,几幅由上而下垂落的长条状纱幕划分出层次空间。投影打在纱幕上,水纹影像若隐若现,伴着虫鸣与流水的声音,仿佛将观众带入热带雨林的深夜之中,一个刚刚好的、属于林水草的音乐空间。节目单上,每首歌后都标注了一个独特符号,乐手们脸上也绘着相应的图腾,而这些符号的含义会在音乐会尾声揭晓。

从“你好”开始的追问
演出以专辑序曲〈Hey〉拉开序幕。乐手们缓缓就位,随着雨林之音奏出悠扬旋律。除常见的架子鼓、吉他与贝斯外,演出特别加入了传统乐器如笛子与古琴,呈现出独有的跨文化编制。在灯光剪影中,林水草身穿黑衣、抱着沙巴传统乐器Sundatang缓步走向舞台,仿佛与观众进行活泼简单的招呼:“你好!” 整首歌没有歌词,只有乐器所编制的旋律,欢迎现场的观众一同踏上这段回家的旅程。

〈Sayang〉的歌名是马来文,兼具“亲爱的”与“可惜”的双重含义,林水草将此作为创作切入点,以一首双关且深情的情歌,献给那些在限制与禁忌中仍勇敢去爱的人。歌词写道:
In a world with single-coloured rainbows
Dissonance still echoes through
Told by whisperers, and silenced by fear
Forbidden love, is this goodbye?
彩虹、羞耻、看起来不一样、禁忌之爱等这些关键词出现在歌词中,林水草用音乐温柔地拥抱那些不被大众认可,但依旧坚定去爱的灵魂。
这一曲亦特别邀请了马来西亚民谣唱作人Bayangan担任男声部分,与林水草以双语形式完成一段对唱,在男女声的交织中,让爱在整个空间中环绕着每一位观众。

林水草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她的双眼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的断层与隐痛。在歌曲〈Hourglass〉中,她提出了带有自问与哀叹的质询:
Rather be an outsider on
The land you were born
That is where you belong

在自己的出生地,竟也像个“外来者”。归属感的错位、文化的撕裂,以及人才不断流失的无力感,在她笔下化作诗意而苦涩的旋律。接着,她又唱道:
Nothing to lose, Nothing to gain
Life’s just a game
Love takes you home, Reap what you sow
Please don’t let go
她的歌唱像是对离乡者的呼唤,也是对留下者的安慰。她并不提出答案,只用音乐发出提问:我们能否在这片土地找到真正的归属?我们是否还愿意相信“家”的意义?
谁才算是“我们”?
在专辑中的〈Air〉一曲里,林水草将目光投向了那些“看不见”的人。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却不断被边缘化。她以真挚的音乐语言,讲述了巴瑶族(Bajau)与苏禄族(Suluk)所面临的身份困境:无国籍、无归属、被质疑的存在感。
这首歌的开头与结尾,林水草加入了巴瑶语与苏禄语的吟唱,给予他们开口的空间与发声的权利。
这土地多么美丽到底属于谁
以为是同类,却被说不配
他的存在已成给一种原罪
每一句歌词都直指身份政治的冷酷现实。不是因为缺乏努力或与主流不同,而仅仅因为出生在政治认定的“他者”血统或边界上,就被视为“不属于”。

副歌部分,则将这种“被忽视”的状态具象化:
像透明的空气 透明的水
透明的人
只能沉默地入睡
“透明的人”,这既是形容他们被忽略、被抹去的处境,也是对于他们所遭受的待遇而发出的控诉。林水草用她的创作发问:难道这些人不也呼吸着同一片空气,走在同一片土地上?为何他们的存在却无法被看见、被承认?
我们拥有彼此,这里是家
在专辑中最后的曲目〈Home〉演唱之前,林水草分享了她在沙巴生活的那些日子里,她不断地问自己:“我是谁?什么是马来西亚人?”创作这张专辑的过程,像是一场回归与重新理解的旅程。在这条回家的路上,她找到了答案。
“现在,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我是马来西亚人。”

同时,她也终于揭晓了有关符号的谜底:“如果你有注意,每一首歌都有一个象征符号。所有的符号汇聚在一起,其实是组成了一棵Pohon Budi。在皮影戏(Wayang Kulit)中,Pohon Budi代表着生命之树,它提醒我们勿忘根本,那些关于尊重、感恩、社群的价值。我们每个人就像是这棵树上的一片叶子,各自生长,也共同成形。”
“谢谢你们成为这棵树的一部分,Marilah Pulang,让我们一起回家。”
〈Home〉简单的吉他前奏在此响起,林水草轻快而明亮的歌声随之而来。整首歌以中文、马来文与英文交织而成,像是在诉说我们本该像从前那样,亲密无间:
Oh, remember a time when neighbourhoods had no fences
What happened to us
Oh, remember a time when laughter was contagious
Why so serious

她用歌词轻声提醒,这片土地是我们共同的家,不论你我,不分出身:
Tanpa kira asal usul
Berganding bahu, bersatu padu
Siapa lagi selain dirimu
最后那一句“we have each other”简单温柔又充满力量,抚慰着大家,似是某种承诺,别害怕,我们拥有彼此。
此时,林水草开始拍打双手打着节奏,观众也随之加入,全场回响着整齐的拍手声,乐手们一边演奏一边跟着节奏击掌。音乐、身体与情感在此刻融为一体,现场宛如一场小型的庆典。庆祝我们,都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