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观点

为青春赋权:与《求救文》一同思考青少年心理卫生

不久前在访问上读到一篇《求救文》,非常同意该文所指出社会大众应关注青少年心理卫生状况。作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疑问,因此想尽我所能地分享浅见。

心理健康自我评估表的意义

想象一下,你今天刚买了一台家庭血压计,打算定期测量血压,时时检测健康状况。如果有一次发现自己的血压异常,你或许不会太担心:或许是近期生活压力所致,也可能是你碰巧刚吃饱;如果你发现自己不时都会出现血压异常的状况,你或许会开始留意身体状况,开始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但你仍不能自己到药局购买处方药物;如果检测到自己长期血压异常,大多数人一定会赶紧去看医生,由专家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了解自己是否需要处方药物或其他治疗。

精神健康的自我评估表在现今的网络时代十分普及,而它们就像心理上的家庭血压计、体温计。(图片来源:Pexels)

若把同样的逻辑套用到心理健康的领域,其实是大同小异的。精神健康的自我评估表在现今的网络时代十分普及,而它们就像心理上的家庭血压计、体温计等,让我们即使无法觉察,也能通过量表检测自身的心理状态。而作为一位心智正常的血肉之躯,无论是成年人、青少年或儿童,在生活中遇到困境、面对生活压力、身体不适时感到压力或出现负面情绪都是十分正常的,并不需要过于恐慌。如同量血压的概念,这些自我评估表的结果都是实用的参考数据。我们可以通过长期记录自我评估的结果,了解自己的精神状态,并适时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若发现自己长期深陷负面情绪,也可以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到底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还是我们都不懂少年人?

在一般的大众媒体、影视作品当中,青春期都被呈现为最美好、最无忧无虑的时光。然而,专家指出青春期其实是精神疾患的好发阶段,这显然有违我们长期的认知。青春期在成长的路上是非常独特的一段发展时期,因为它是介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过渡期,因此亦有人把它形容成一个挣扎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除了需要兼顾学习与家庭生活,也必须面对身体、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在长大,脑部在重整,而荷尔蒙的变化简直是云霄飞车—— 这样的生活剧变。在剧变之下,不只是师长不知所措,很多时候甚至连当事人都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事。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或许认为青少年总该有半个大人般的能耐去面对压力事件了吧?事实上,研究指出,脑部的发育并不止于儿童时期,负责理性思考与决策的前额叶皮层更是会持续发展至25岁左右方成熟。这不但解释了为什么有些青少年可能更容易冲动行事及进行冒险行为,相关研究亦说明即便是面对相同的压源,青少年也会比成年人受到更大的影响。

在面对相同的压力下,青少年会比成年人受到更大的影响。(图片来源:Pexels)

好消息是:青少年的脑部有着强韧的“神经可塑性”,也就是说它随时都在变化以适应环境。就像健身能锻炼肌肉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练习去“健心”。当然,这并不是指盲目地追寻更多压力来“磨练”,因为过量的毒性压力反而可能影响脑部发育。若青少年能够获得全面的情绪教育与心理卫生资源,如学习并长期有意识地练习健康的情绪因应策略,并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如何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都将有助于青少年建立心理韧性(即一个人应对挫折、压力和逆境的能力)。

所以,一位好大人可以做什么?

一、关爱自己:

一个无法给予自己关爱的人,很难对别人施予关怀。照顾好自己的需求除了使自己生活愉快,也可以避免影响他人。通过学习和实践健康的情绪因应策略,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情绪稳定并拥有明确界限的榜样。如果意识到自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也可以尝试相关的资源。

二、对心理健康、精神疾患有正确的认知:

心理健康与精神疾患多年来受污名化的影响,让许多人都对它们有着片面甚至错误的认知。许多人都以为精神疾患是因为当事人太脆弱或缺乏意志力所致,但其实对于精神疾患的成因至今未有单一的定论,当中仍有许多争议与进行中的研究,其成因可能包括遗传、脑部受伤、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变化、环境及心理因素、药物作用等。我们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和信息获取,了解心理健康和精神疾患的真实面貌,以消除对它们的误解和偏见。

由于长期污名化的影响,许多人常把精神疾患的患者视为无法痊愈且“易燃易爆炸”的弱势群体,深怕自己说错一句话变成千古恨。其实网络上有许多实用的资料,在此便不一一赘述。比方说,可以及时发现身边人的异样,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转介到哪些单位,或是学习心理急救(PFA)技能。唯有真正了解心理健康和精神疾患,我们才能更好地提供帮助。

真正了解心理健康和精神疾患,成年人才能更好地提供帮助。(图片来源:Pexels)

三、推广并争取更完善的心理卫生体制:

目前我国的心理卫生工作者与国人的比例严重失衡,可见得心理卫生资源严重不足,且资源相对集中于主要城市(其中以雪隆为主要聚集中心)。若经济能力无法负担全额自费的辅导或治疗,则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方能看诊,甚至需要长期到其他城市就诊。同时大多医疗保险并不涵盖心理卫生相关开销,或是有相对低的上限。应有的医疗资源已经严重短缺,就更别提心理卫生教育的不足—— 而这在今年四月的“团体咨询师”争议当中便可知道国内仍有许多民众尚不了解心理卫生相关专业与求助管道。若非长期通过额外资讯自我教育,期待相对全面的情绪与心理卫生教育在国内完全普及,或至少被纳入正课教纲(并且不被其他科目“借课”),我们似乎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然而“大人”的身份所赋予的除了年龄,更多的是话语权与社会资源。如果正在阅读的你恰好在某个场域握有一定分量的决策权,拥有一些年轻时所没有的社会资源,或是在某个领域有着一些的话语权,哪怕就是多一点点—— 我希望你也能记得曾经被捂住的嘴,记得选择为无声的群体发声。

声明:笔者长期关注心理卫生教育普及化与青少年课题,但并非来自精神卫生或心理卫生相关专业背景。若有失误或缺漏,也希望来自相关背景的读者指正。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10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