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湖儿女倪匡:得三五知己,做一个妙人

“悠悠记得当天笑,仿佛入迷又带一点惘,种种喜悦令人为你鼓掌,眉飞色舞千千样,你是个妙人,是一个少年狂。”

大笑江湖的黄霑不在了。花花世界里一肚子花花肠子的顽童倪匡也走了。香江四大才子,已经离开了三个。彼时《今夜不设防》的沙发上,如今也只剩下了蔡澜一人。

妙人

当时,香港有四位活跃于文化领域的才子:写武侠的金庸、写科幻的倪匡、写歌词的黄霑,写美食的蔡澜。江湖上把他们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今夜不设防》的诞生其实源于倪匡喜欢上了一位妈妈桑,常与黄霑、蔡澜一同去喝酒。蔡澜心有不甘,觉得自己花钱买醉、却娱乐别人。遂几人一商量,由黄霑提议,不如我们仨做一档节目,既能看美女,还能赚钱。

就此,1989年,倪匡、黄霑、蔡澜三人的节目《今夜不设防》问世。

1989年,由倪匡、黄霑、蔡澜三人组成的节目《今夜不设防》。(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节目播出之后,倪震指着三个顽童侃道,倪匡在家天天见,黄霑公司天天见,蔡澜每晚出去寻乐天天见。黄霑听罢反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再也见不到这三人你会很挂念呢?

妙语

一张沙发坐着三个咸湿佬,话题百无禁忌,全程妙语连珠。谈及风月话题时,也坦坦荡荡,妙趣横生,尽显风流才子本色。

节目请来的嘉宾也全是当年的顶流,张国荣、王祖贤、林青霞、张曼玉、关之琳……

老友围炉夜话,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插科打诨,饮酒食烟,不知今夕何夕。

遗憾的是,节目做了一年便匆匆结束。1992年,倪匡决定去美国生活,潇洒留下:“我已决心淡出,自此天涯海角,闲云野鹤;醉里乾坤,壶中日月;竹里坐享,花间补读;世事无我,纷扰由他;新旧相知,若居然偶有念及,可当作早登极乐。”

1992年,倪匡决定去美国生活。(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妙事

如果说倪匡最初的写作契机是靠笔耕揾食,相信很多人会哑然失笑。但是倪匡初到香港,确实每一日的温饱都靠妙笔生花。刚上岸在街边吃到的第一碗叉烧饭,此后念念不忘。

倪匡是冷暖自知的人,对命运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才会有他那个著名的“配额论”:一切皆有配额,用完就完了,不必懊恼。

初到香港的倪匡一整天都在维多利亚公园闲逛,后来找到了一份劳力散工。闲暇之余就看废报纸,时间长了就索性自己提起笔。当时《工商日报》征集短篇小说,倪匡用一中午的时间就写完投稿。两周后小说《活埋》发表,收到九十元稿费。

自此,他开始四处投稿,码字如耕田,兢兢业业,从不懈怠。

倪匡码字向来敬业,从不懈怠。(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1959年的一天,倪匡和太太在茶餐厅吃完叉烧饭路过报摊,被一份新创刊的小报吸引。副刊正连载金庸的新番《神雕侠侣》,倪匡连连称赞:“这报纸有前途!”

这份报纸就是《明报》。往后余生大半个世纪,倪匡跟这份报纸的不解之缘就此展开。

而《明报》的创办人之一正是金庸。当时金庸极其看重副刊,他认为一份报纸的副刊是那份报纸的“西装”,代表品位和志趣。

正在香港报刊崭露头角的倪匡得到金庸赏识,随后亲自出面邀约倪匡加盟《明报》。

至此,倪匡与金庸建立起情比金坚的友谊。

从左至右:李纯恩、金庸、蔡澜、倪匡。(图片来源:明报)

“你是个妙人,是一个少年狂”

那时的香港夜晚遍布霓虹,像王家卫的电影一样光怪陆离。

人有最好的年华,城市也有。不过这段年华的长短有时由自己决定,有时亦无法掌控。

黄霑的追悼会上,葬礼的哀乐《楚留香》无限循环:“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如今,倪匡离世。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

江湖儿女倪匡,游乐世间,得三五知己,做一个妙人。

编按:欢迎点此参与有关倪匡的讨论。

【缅怀倪匡】系列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9 / 5. 评分人数: 15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王茜

《访问》编辑兼记者,撰稿人,留学英伦。想与《午夜巴黎》中的小作家一样,搭上路边的老爷车去往上个世纪的花神咖啡馆。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