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特写

【自媒体当道|下篇】什么是“机构化自媒体”?机构化自媒体才是大势所趋?

随着互联网改变了传播方式,社交平台兴起,越来越多人选择加入自媒体行列;不过,当观众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如何在众多自媒体中脱颖而出也成了一大考验。同样于2018年创立的两家本地自媒体品牌《低清》(Dissy)和《有你》(UNI)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风格与路数大相径庭,但都各自收获了为数不少的粉丝,在大马的“自媒体之战”中,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星罗棋布的自媒体早已沦为一片战场,看似“人人有机会”,实则硝烟弥漫,唯有少数符合条件者才有可能在网络上立足,成为“物竞天择”的最终赢家。《低清》与《有你》究竟是如何排除万难,从零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他们的崛起又为什么值得关注?

在〈“进入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他们的崛起为什么值得关注?〉一文中,我们已解释了何为“自媒体”,其实自媒体还可以粗略地分成两种,一种是单打独斗的“个体户”,一种则是机构化运作,强调专业分工的“机构化自媒体”,而《低清》和《有你》皆属于后者。

两者有何不同?个体户通常会由一个人包揽所有工作,包括创意发想、内容呈现、拍摄剪辑、管理社交平台以及洽谈商业合作等,机构化自媒体却是一家分出了不同部门的公司,有的人负责构思内容,有的人负责呈现,有的人负责拍摄与剪辑,有的人负责经营社交平台,有的人则负责营销等。

〈自媒体大溃败〉一文中,雷科技创始人罗超便精辟分析了个体户与机构化自媒体的优缺点。他认为,个体化自媒体最大的优势为“观点更加个人化,更具人格魅力”,惟个体户难以“持续输出优质内容”;至于经过专业分工的机构化自媒体,虽然方方面面都能顾及,但机构化运作也意味着“更高的经营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尽管如此,罗超依然写道,“机构化自媒体是大方向,机构化才能可持续发展,才有望成为一个产业”

这一结论并非妄语,实际上,许多原本为个体户的自媒体,在逐渐累积粉丝,平台越做越大后,都会不约而同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渐渐转向机构化经营。原因无他,把原本一个人要完成的工作分发给底下的专才,自己才会有多余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

发掘马来西亚风土人情的《有你》

以精良制作与细腻文案建立起良好口碑的《有你》,是由莫乙泽于2018年6月所创办,成立至今,《有你》的脸书专页已获超过13万人追踪,每每推出新影片,也总能在留言区看到粉丝对《有你》的正面评价。

左为《有你》的策划兼统筹林汇川,右为《有你》的创办人莫乙泽。(摄影:颜祖威)

莫乙泽接受《访问》专访时表示,早在多年前,他就有了用影片记录马来西亚风土人情的念头,只是当时资源还不足够,一直未有行动,直到时机成熟了,才终于组成了一个5人团队(不包括莫乙泽自己),以脸书作为平台,创办了《有你》。

“马来西亚有很多特别的行业、特别的食物,是我们很想记录下来的,甚至有一些大马的传统文化,在我们去拍摄之前,我们自己也没有看过,那么年轻人就更加没有看过了。我们一开始的想法是,如果只是用文字和照片去呈现,大家可能很难想象,所以就决定用影片去呈现这些风土人情,而且每支影片都会尽量控制在3到4分钟以内。”

莫乙泽表示,之所以选择脸书作为主要推广平台,是因为脸书既是最能够让创作者与粉丝互动的社交媒体,也是最容易让人把影片分享出去的平台。

👇《有你》在两年前拍摄的《芙蓉的叮叮糖》,目前共累积了36万2000次的观看量,同时获得超过5000人转载该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285346425368591/videos/287515625200215/

打开《有你》的脸书专页,可以发现《有你》将影片归类出六大主题:传统行业、文化习俗、民间饮食、宗教寺庙、老街新村以及人文专访。然而,《有你》的策划兼统筹林汇川在接受访问时表示,与其说《有你》会依据这六大主题来寻找适合采访的对象,不如说这六大主题就像是《有你》的“影片目录”,无论是哪个主题,一定都会跟“马来西亚风土人情”有关。

“我们一般都是拍了影片后再归类,其实六大主题都是围绕着马来西亚。传统行业是我们目前拍的数量最多的,民间饮食则是我们会去挖掘各个籍贯或那些已经传承了两、三代的特色美食;拍摄宗教寺庙时,我们会尽量找小地方的庙,它除了会有很多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跟当地居民的连结性也很高,如果是去拍一些大庙,(出来的效果)就比较不一样。至于人文专访,其实也是我们开始的方式,访问艺术家、书法家等等,后来我们也慢慢从艺术圈扩展到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就他可能是一个草根人物,却默默地在为社会付出。”

林汇川举例道,他们曾经在雪兰莪新古毛找到了一位老人家陈时川,他既是一家茶餐室的老板,三十年来也一直担任义工,为那些无人认领的往生者,尤其是收容所里的孤苦老人办理殓葬。虽然像陈时川一样的善心人士,在你我的生活中也会存在一二,但《有你》却希望透过他们的记录,让这些温暖与温情可以传递得更广,让更多人知道“马来西亚的美”。

“我觉得这些小人物,也是我们应该去记录下来的,由他们来告诉我们他的故事,他为什么会这样做等等。”

👇72岁的陈时川多年来一直默默地为往生者办殓葬,家中更有一本记录册,清楚记载着这些年来安葬的往生者的名字、死亡日期、墓地位置等,以便往后有死者家属要寻找逝去的亲人时,能有所依据。

https://www.facebook.com/285346425368591/videos/627147091114254/

林汇川分享道,其实《有你》就像是一个“记录者”,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去记载这些马来西亚的人事物,渐渐的,却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人追踪《有你》的脸书专页,除了会不时给予《有你》鼓励,有的还会特别留言写道“希望能看到更多马来西亚人的故事”。

“我们都会尽量在不影响受访者工作的前提下安排拍摄,在访问的时候我们也会倾向用对方舒服的语言来跟他们聊天,像华语、福建话、广东话,而且我们也不太会跟uncle、aunty对稿,因为是没有稿可以对的,所以《有你》的影片都比较local,这也是我们走的方向。”

紧密团队合作     让《有你》持续输出好内容

《有你》从成立至今,始终保持着每星期至少推出一支影片的习惯,目前已累积生产将近100支短片。然而,考虑到《有你》的宗旨和取材限制,要做到这一点丝毫不容易,光是寻找适合的题材,联系受访者,就已经相当耗时耗力。

林汇川坦言,其实马来西亚有许多平台也在做着跟《有你》类似的事,即以马来西亚的人事物为拍摄主题,而《有你》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较为获得粉丝关注,或许跟《有你》的“团队作业”息息相关。

《有你》非常注重团队合作,在拍摄每一支影片时,几乎都会全员出动,平时亦会互相帮忙,尽量一起去完成每一支影片。(图片来源:有你)

“我们很重视团队合作,因为一个人真的做不到这么多东西,如果不是大家在负责自己的岗位的同时,又互相帮忙的话,我们其实很难保持着每星期都生产一支影片的习惯。不管是拍的人、剪的人、找题材的人、联络的人,大家都是谁可以在哪个部分帮忙就去帮,尽量一起去完成每一支影片。”

作为《有你》的策划兼统筹,林汇川亦担起了保持团队向心力的大任,虽然《有你》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更多时候必须以受访者能够接受访问的时间来安排工作行程),也没有像大公司般每星期开一场例行会议,但林汇川却会确保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清楚知道《有你》“正在做什么”。

“我觉得这很重要,就是不要让团队成员有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大家都要在同一条线上。因为每个人在团队里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也只有互相帮忙,我们才可以持续制作出好内容,这也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图为《有你》团队在拍摄影片时的幕后花絮。(图片来源:有你)

从线上走到线下的新尝试

如果说《有你》和其他平台还有什么最大的差异,那就不得不提《有你》从线上走到线下的新尝试了。

莫乙泽表示,《有你》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后,开始会跟国内一些非盈利团体合作,拍摄文保宣传片等,偶尔也会跟着小feel市集一起到不同的小地方,挖掘当地人的故事。

“我们跟小feel的合作方式是,他们会去小地方办市集,我们就会跟着他们一起去挖掘当地人的故事,用影片让大家更认识那个地方。最近我们也慢慢走向offline(线下),就是有些市集,我们会带着《有你》的影片去播放,让更多人知道《有你》,知道马来西亚有很多这样的风土人情,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在网上看到我们的影片。”

林汇川(左一)在有你的摊位前向参加市集的群众介绍《有你》和《有你》的相关作品。(图片来源:有你)

林汇川补充道,每次到市集摆摊时,他们也会预先为每一支影片列印出一张海报(若播放十支影片则会有十张海报),让出席者能够更快地理解《有你》究竟是“做什么的”,甚至,经过几次的摆摊经验后,团队还特别制作出一个能容纳15至20人的“移动放映厅”,让参与市集的人能够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欣赏《有你》在过去所制作的影片。

“它(指移动放映厅)其实是一个由三夹板组成的黑箱,里面放了隔音板,投影机、音箱等,有点像是一个小小的戏院,你可以带你的朋友、家人,或爸爸带着小孩,就这样坐在地上一起观看,不需要入场费。我有遇过是一家人来看,看完后,爸爸就开始跟小孩解释,刚刚影片中出现的东西是爸爸小时候怎样怎样……我觉得这样的连结是online(线上)给不到我们的,我们也因此收到了很多正面的回馈,说很喜欢我们这样做,或觉得这样做增加了市集的厚度,这些都是我们完全没有想到的反应。”

放映室可容纳15至20人左右,里面放置了隔音板、投影机以及音箱等,宛如一间小戏院。(图片来源:有你)

不仅如此,《有你》早前还在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uk)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会,邀请那些曾经出现在《有你》影片中的受访者,亲自来到现场,与观众互动。

“分享会是以轻松的方式来进行,比如主持人就会问uncle、aunty当初为什么愿意接受采访啊,或者会聊一些视频里没有聊到的东西,那么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出席,那个场面是蛮温馨的。因为对我们来讲,每次我们去不同的小地方拍摄,uncle、aunty都很好的让我们拍,我们不想把他们的故事当作一个消费品,拍完就走人那种,所以举办这样的分享会,也是让uncle、aunty有机会一起坐下来在大荧幕看他们自己的影片,也可以直接跟现场100多个人分享他们的故事……分享会结束后,我们也会把自制的小海报,之前的影片烧录成dvd送给他们,这就是我们跟他们说谢谢的一种方式。”

图为《有你》在武吉不兰律举办小小分享会的盛况,双溪立百新村前村长陈子成正站在台上分享。(图片来源:有你)

“无可替代”才是自媒体的生存之道

在这个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的时代,我们无需再担心“没有节目看”,而是该担心“时间不够用”,那么,抢着瓜分观众注意力的自媒体,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又该如何杀出重围?或许我们可以思考的是:自媒体除了可以是“内容创作者”以外,还能扮演什么角色?

《有你》受邀于《新.新村微型纪录片》大赛担任分享会嘉宾,右图为《有你》团队在分享会后与师生、蔡依霖(时任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部长特别事务官)的大合照。(图片来源:有你)

以《有你》为例,他们就绝对不只是单纯的内容创作者,在市集摆摊、举办分享会、打造移动放映厅等线下尝试,让《有你》在瞬间便与其他相似平台分割开来。从线上走向线下的《有你》,就像座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同时又用着自己的方式回馈着社会。

如今,各式各样的自媒体正在社交平台上百花齐放,然而,怎样才能在同类型的自媒体中鹤立鸡群?除了可以尝试看看以机构化方式经营,先做到最基本的“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外,如何成为无可替代的存在,亦是许多自媒体刻不容缓得寻找出来的答案。

上一篇:【自媒体当道】进入“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他们的崛起为什么值得关注?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mydelta8store.com)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9 / 5. 评分人数: 15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关家汶

台湾世新大学广播系毕业。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