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碎片化时代,小朋友还会看《卫斯理系列》吗?

以后的小朋友还会看《卫斯理系列》吗?对此,我的看法是蛮悲观的。

认识很多90后00后的小朋友,他们都没有看过,更不用说年纪更小的一辈。

这也不奇怪,现在听周杰伦都可以被人家笑在听老歌,遑论读书。毕竟阅读休闲书也是要顺应潮流,也许会有单一个案,但要成为一个风潮,是需要独特的时空背景,以及各种条件。

一开始的卫斯理小说,与其说是科幻小说,不如说是带有科幻元素的冒险小说。

在那个冷战年代,把冒险、间谍、科幻、猎奇、悬疑、中国帮会、中国武术、民国历史等元素,乃至1949年后的时代巨变结合在一起的小说,卫斯理应该是只此一家。

更何况,彼时的香港,不只是亚洲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间谍情报中心,1949年之后也汇聚来自中国大江南北各地的奇人异士,倪匡把故事情节代入真实的历史背景,有青帮、炭帮、七帮十八会、哥老会、苗疆、降头师、西藏喇嘛、国际警察等真实世界出现过的东西,我小时候真的相信有白老大、纳尔逊、杰克上校、十二天官等等这些人物。

如今,冷战已经结束逾30年,现在的香港也不再是以前的香港,小朋友看卫斯理小说,很多场景都很陌生,也不会有那种情怀,代入感会减低很多。

其二,很多天马行空的设想,放在今天已经是司空见惯,加上当下科幻电影或电玩逼真的影像效果,对小朋友来说,小说的震撼力会有所不足。

我看《后备》的时候,复制羊多莉尚未出生,我们会相信世界某处,真有一家类似勒曼医院的神秘机构,研究著地球人生命。同样的,现在的小朋友看了Matrix等讲述人工智能或解析虚幻真实的电影,再去看《怪物》、《玩具》、《圈套》,震撼肯定不如我们当时强大,搞不好会嗤之以鼻。

卫斯理小说系列部分作品,左起为《怪物》、《玩具》、《圈套》和《后备》。(图片来源:网络)

其三,小朋友很大可能会对卫斯理的前期冒险故事不感兴趣,中期的科幻假设震撼不大,后期倪匡先生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讨论,其实是集大成的精彩对话,但是对没有经历过小说前中期沉浸的读者来说,很容易产生不知所云的阅读感受。

卫斯理小说简单来说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头发》为止,卫斯理的世界观(宇宙观)已经大致成形。

第二阶段则到《探险系列》和《阴间系列》为止,这一阶段很多第二代的主要人物如温宝裕、戈壁沙漠、良辰美景、蓝丝、红绫开始陆续登场。如果有看原振侠的朋友,也可以观察到,原振侠在《天皇巨星》开始星际寻爱旅行之后,卫斯理第三阶段正式开始。

阴间系列作品集(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阶段的卫斯理,越来越少出外冒险,更多时候是坐在家里听别人的冒险故事和奇异见闻,然后大部分时候的总结就是推给外星人,很多资深读者,都嫌弃这一阶段的卫斯理小说不好看了。

然而,对我而言,这却是最充满趣味的阶段,那就好像听完讲课后,来到问答时段,终于能够跟导师进一步交流对话。虽然小说形式还是一贯的以典型的卫氏总结收尾,但倪匡先生针对很多议题,抛出想法问题与读者进行隔空对话,重要的是,他也没有强迫读者认同他的观点和设想。

很多读者,包括一些资深读者,都不喜欢卫斯理后期的作品,我可以理解,卫斯理的故事属于小开本小说,或香港人俗称的“袋袋书”,大家多数是在零零碎碎的空闲时间阅读,或读来打发时间,比如说乘搭飞机的时候。这样的情况,就很难沉浸在卫斯理所建构的思考空间,也读不出味道。偏偏卫斯理后期作品的主轴,都有很强的连贯性,不能选择性跳跃阅读,不然真的会读到不知所云。

在这碎片化的时代,大家都习惯讲求效益,《五分钟看懂XXX》、《一分钟了解XXX》之类的视频读物大行其道,需要沉浸体验的文字作品,要如何再盛行?

【缅怀倪匡】系列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授权分享之原创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6 / 5. 评分人数: 11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玉刚

彭亨州丹那拉打区州议员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