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经典电台DJ】努力传达资讯与帮助听众成长——爱生活的黄敏明

你还在听电台节目吗?如果还在听,那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社交媒体泛滥、网红多不胜数、资讯垂手可得、音乐到处串流的时代,电台DJ的社会功能角色虽不至于淡化,但却已今非昔比。电台DJ的汰换率不但比过去高,仍在线上开麦而让听众不离不弃的资深DJ,其实已不多见。其实这些仍在线上努力经营着本身节目的的电台DJ,是“忠实听众”至今还留守着某家电台的原由之一。在漫长拥堵的路上,在寂静的夜晚,他们经年陪伴着听众说话,在听众心中,他们早已经是一个无论别人怎么说,他们都不会有意见,是经典的“老朋友”。

马来西亚中文电台的风格虽然形形色色,百花齐放,但电台特征,基本上也就分为两种形式:娱乐型与资讯型两条路线。

娱乐型电台的DJ,主要就是播播歌、念念留言,讲一些无伤大雅的笑话串串场子,陪听众聊聊天。

而资讯型电台DJ的角色,顾名思义,主要就是传达资讯,他们主持的节目以内容为主,讲话的时间没有播歌的时间那么长,关键是能够将某一些重要的资讯广播出去。

资讯型的电台DJ也许有很多,但在广播界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为听众传递资讯的DJ却没有几个。在大马中文电台中,有一位非常资深的资讯型主持人,她就是国营电台AiFM的DJ——黄敏明

从1994年出道至今,敏明已经在广播界“为民服务”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这25年以来,敏明从第五台走到了今天的AiFM,主持了各类的资讯节目,在广播员们来来去去的时间里,她如今也已经是国营电台中的唯一一位全职DJ。

25年的时光,屈指算一算,敏明才惊觉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我入行25年,不知不觉……特别是我的嘉宾,我以前访问的嘉宾年龄层都比我大,我现在访问的嘉宾,年龄层基本上已经比我小,突然才惊觉原来我在这一行待了这么久!”

(图片来源:黄敏明面子书)

虽然是国营电台的主持人,比私营电台的DJ更加背负着广播教育的责任,但终究在模式上也躲不过科技发展的冲击,从前旧时代的广播面貌也并没有因为是国家电台而完整保留着。

譬如说,敏明刚入行的那个年代,做广播是一件很单纯的事,不外乎就是主持节目、播歌、访问、接点唱。而那个时候,听众接触广播员的方式就是拨打电话,甚至是写信。

而如今的电台广播员经过时代的演变,其实面对着极大的挑战。好比说,如何去迎合这个时代改变而又不转变广播员的心态和使命,如何让刚加入的心血抱着时代改变的想法却又怀着从前那些单纯的广播梦。

要当DJ,先要搞好当什么阶层的DJ

敏明认为,如今的平台越来越多,主持人可以开拓的路线也很多,只是说来说去问题的根本就只有一个: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阶层的主持人?

“你大可以不用依据一般的主持人出身的方式去努力耕耘,我们知道现在YouTuber 你也可以当,你也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社交媒体去做表现自己,或者是让别人注意到你的一个方式……”

“我觉得这个是回到主持人本身做的一个选择。所以通常自己认定的方向是什么,就很容易倾向什么,就要找这样的平台来做,搞不好也有一些主持人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他就会看目前流行什么,我就做什么。”

敏明说,无可否认的是当上了电台DJ,若想走艺人主持人的方向,的确出路会比较广、接触的层次也比较多,甚至可以赚取广告代言的钱,这些都是个人的取向。

“可是也有一些人只是很单纯地想做好主持的工作,也许他不想自己被艺人化。通常想当主持人又想艺人化的话,他们都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平台让别人接触到自己,也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发挥。”

(图片来源:黄敏明面子书)

马来西亚中文电台DJ 的离职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广播界里头干过10年或以上的主持人已经是寥寥无几。中途加入的DJ们不是歌手就是网红,已经越来越难看到冒起来的新面孔,或是本科出身的新DJ。

对于如今广播界的这番现象,敏明点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当电台DJ,耕耘的时间很长,收获要等更久。而且,热情没有维持好,那还是一种会褪去的情绪。

德与才兼备,广播路才能走得久

广播界与其他职场不同,当广播员并不是努力了三、五年,就能提升或是进阶到另一个阶段,升职加薪的工作。在广播界里面,你的付出和收获往往不能够达成一个正比。

“可能有些人进了广播这个行业,三、五年看不到像其他同学在业界里可以有很好的提升和福利时,或当他对于广播的热情和喜爱慢慢地消失,他就会离开这一行,不会再呆下去了。”

或者说,很多人都会抱着“毕竟尝试过,没有遗憾了”的心态,就像开了一个人生的check list一样,这个做到了,可以再去追求另一个梦想了。

“梦想跟饭碗,有些时候你就是要取舍。”敏明说。

“我觉得在哪一个行业都好,只要他德与才兼备的话,其实他可以屹立很久的,他不会那么容易被淘汰,特别是当你的德与才是同样很高分的话,你到哪里,哪里都会抢着要你。”

敏明与AiFM一众DJ合照。(图片来源:敏明脸书专页)

对于敏明来说,当上一个电台主持人也许不难,口条清晰、说话流利、声音好听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但是要当好一个电台主持人,那才是最关键的部分。

一个好的主持人,至少他需要德与才都兼备。

“我们比较难找到德与才兼备的新人……不只是在我们广播这一行,在其他行业也一样,你要找到德与才兼备的人,是越来越少。”

作为广播界的一名资深前辈,虽然敏明是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25个年头,但整个行业的变化也不是没有感受的。

身为前辈,更是国营电台的唯一全职DJ,很多时候敏明也都有在做培训新人的工作。相比以前广播电台对于新人的要求,那已经不是更难或是更容易的事,而是几乎在能力上有了另多层次的要求。

除了必须具备三语的能力,还要有台前幕后的工作、仪器的操控、面对社交媒体的认识度、既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也能团体合作等等,整个行业的转变,使得这些能力,变成了电台DJ基本的要求。

“我觉得想要加入这一行的新新人类,他必须具备的条件肯定比我们以前那个年代刚入行的,还要更多,就是每一把刀我都要磨得很利,就是一个全方位的,然后你才能够胜任未来的一个工作。”

除了需要将自己的每一把战刀都磨锋利,准备好去迎接事业的挑战,作为新人更重要的一点,当然就是不害怕接触、学习新事物。

敏明与节目嘉宾赵祥和的合照。(图片来源:黄敏明提供)

从以前的仅仅开麦讲话、接电话、书信,到今天的各个网络平台、机器的升级,只要是在这个岗位上的,都需要一直去重新适应科技为生活、整个行业带来的改变。

“别的不说,我们最熟悉的面子书,几乎每两个星期就会有新设定,再不然就是来个改头换脸的。”敏明认为,身为电台广播员,就是需要走在最前面,接触这些新鲜事物,再将它整理好,把听众需要的资讯有效地传达出去。

“我觉得这个都是在考验一个人你到底有没有时时刻刻地在进步,在接触最新的东西,你愿意去学习吗?”

“有些人觉得:我学一套就好了,为什么还一直要学呢?如果你不学的话,你就会被淘汰啊!我们广播员一直是走在前面的,我们要学习的东西真的很多。”

把工作当使命:一直分享,就为了协助听众

一个人十分热爱他的工作,最明显的表现不是他在那个行业待了多长时间,而是不管待了多久,他浑然未觉,而且依然兴致勃勃。

敏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当问起她当了做就DJ后她算了一算,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在广播界打滚了这么旧的时间。

“其实我没有感觉在这个行业很久,我反而觉得不知不觉已经主持了25年。我觉得最重要是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吧,近这十几年来都是在做访谈的工作……”

https://www.facebook.com/DJ.MinMing/videos/2216757035074901/

敏明主持的节目,基本上每个星期需要做10个访问,一天两个,都是不同题材的受访者。

因为可以接触不同的人,敏明每一天都感觉自己在学习,并且大量地在汲取资讯。从学习到分享到交流,她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也可以帮助听众成长,这些都是她坚持了25年的最大推动力。

“特别是在听节目的朋友,他为什么会听?为什么会被这个访谈吸引?刚好他也遇到一个困顿不晓得怎么办,你这个题目刚好就是他需要去学习的部分,他就会去听,然后想办法接触,可以透过什么样的方法来面对现在生活的困境。”

对敏明而言,做节目需要跟听众做交流,因为广播节目不只是说话和听而已,更多的是能够让人成长的部分。

作为一名DJ,他的使命就是要传达资讯,而传达的资讯不仅包括分享,更包含了教育意义,甚至是导正某一些不健康的想法。敏明觉得DJ本身的人格素养基本要很好,否则很容易会被人错误使用“DJ”这个身份,去传达一些不正确的资讯。

而敏明当电台DJ那么久,也有她的个人使命,那就是透过广播协助需要被协助的听众。

“我觉得也许是这个部分让我一直还在广播、还一直热爱广播。到后来我觉得做广播好像是一种使命了,不是当初的为了工作赚钱,或者是想得到某一个知名度,想要继续做,更多的原因应该是因为使命。”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还能够一直热爱着自己工作的人实属难得。只希望在马来西亚的广播电台里,能够有很多的抱着使命感为民服务的“黄敏明”。

延伸阅读其他【经典电台DJ系列】:

直为媒体坚持着的节目主持人——大宝

横跨广播业近30年 陈峰见证大马电台三个“十年”转变

王彪民:听众当你是朋友,但你要当自己是典范

版权声明  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2 / 5. 评分人数: 39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彭薇均

《访问》编辑兼记者,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喜欢以语言与文字感染他人,认为话语不是要表达得华丽而是诚恳,不需要天花乱坠而是中肯,说得多不如说得对。

杨智豪

《访问》制作人,曾于电视台打滚数年,参与制作过访谈节目、资讯节目、娱乐新闻等。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