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主题,到STEP UP再到BLEND,“想要生活节”持续逐渐壮大,以越来越成熟的姿态走过三届。2025年,“想要生活节”和“铁路纱笼”快闪活动强强联手,旨在将一系列精彩的活动带给当地的观众共襄盛举。
2024年国庆日期间,第三届“想要生活节”吉隆坡站在人来人往的市中心圆满结束,发起人黄盈盈带着团队浩浩荡荡把舞台带到槟城,希望九月份的槟城也可以延续吉隆坡时的风采和热闹。

谁曾想,一场暴风雨,让原本满心期待的爱国演唱会因此而泡汤,这无一不打击所有表演者和筹备团队的心态。看着搭建好的舞台却无法办成当初预想的浩大场面,黄盈盈和团队本想休息一年调整心态,却在今年收到了合作伙伴的盛情邀请。
尽管一年前的打击历历在目,黄盈盈形容自己是“越挫越勇”,毅然接下邀约,成为“2025年铁路纱笼”(Keretapi Sarong 2025)快闪活动槟城站的唯一华人承办单位。
“铁路纱笼”是由民间发起的爱国庆祝活动,在每年的马来西亚日期间,人们穿上纱笼或是传统服装,乘搭公共交通出席聚会。这项民间活动已经举办近十年,每年都有上万的民众穿上引以为傲的传统服装,没有任何目的,只是为了庆祝而走上街头,这是最纯粹的爱国。今年,“铁路纱笼2025”宣布将在9月13日,全马八个州属同步举行。
配合“铁路纱笼2025”的主题——同根(Serumpun),第四届想要生活节准备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步行导览、工作坊、纪录片放映会、论坛等等,同时邀请了不同族群的歌手共襄盛举,促成一场“Kita Lain Kita Sama”爱国演唱会。
STEP UP!站出来认识新的朋友
尽管“铁路纱笼”在马来社群已被不少人熟知,但对于不同的社群来说,这依然是“新”活动。活动发起人找到了黄盈盈发出合作邀约,双方因此结缘。
“唯有在不同的社群里面,让比较有影响力的人一起合作,才有机会可以交换突破彼此的限制。”
在这个有些喧闹的世界,有一群人在自己的圈子里默默做着“不一样的事”,却都是为同一个目的——马来西亚。然而,各自为战远远不够,想要把影响力发挥到最大,合作才能冲破彼此的局限。

黄盈盈是前电台DJ,不仅经营YouTube频道“荧光笔工作室”(Hi-lighter),同时也是“想要生活节”(I WANT Festival)的发起人。想要生活节是马来西亚第一个以提高公民意识为主题的生活节,从2022年开始举办第一届至今,已经迈入第四届。

“在城市的黄金地段做一场免费的演唱会,让路过的人,外国人也好、本地人也好,看见舞台上代表着不同族群的歌手们交流,用他们的创意去沟通任何关于马来西亚的事,我觉得它是一件很美好、很自由又很有活力的事。”
注入活力,不只是团队的创意,从一张简单的宣传海报开始,都是一份别样的心思。
宣传海报上黄蓝相间的奇妙撞色,是设计团队不只是为视觉效果,还有为马来西亚注入的活力。让所有人看见马来西亚年轻的生命力,黄盈盈说。
BLEND——不为任何目的而聚在一起,打破彼此的泡泡
“我理想的那一天,是每年的八月份和九月份,每一个人都在期待每年的想要生活节有什么节目,然后所有人愿意为此齐聚一堂,很纯粹地享受跟马来西亚有关的一切。”

没有任何目的。
回想从前,我们在投票的时候站出来、感受到不公的时候走上街头提出诉求、为何我们不能因为纯粹享受美好而聚在一起?
不同的商家愿意注入自己的资源普天同庆;年轻人可以因为想要成为义工聚在一起;路过的人、想要了解更多的人也可以来到这里,享受着关于马来西亚的一切——美食、音乐、文化、艺术都可以。当所有人都以“马来西亚人”而站出来,此刻彼此的身份认同有了连接,不是为了输出不公,而是每个人都为彼此感到骄傲。
一起来交朋友吧!黄盈盈如此呼吁着。

打造一个真正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保有自己的文化,但又可以很自由地玩在一起,尊重彼此的不同,甚至嬉笑打闹,没有任何顾虑。
“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每个人都很敏感。”
当每个人都极端地维护自己的文化,一个无心之过就能引起轩然大波,往后的我们只会小心翼翼地躲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而所谓的“多元社会”,都只是脆弱的泡泡。一层巨大的泡泡背后,是每个人身上带着坚硬的盔甲。

我们逐渐步入一个资讯透明化的时代,网络让我们冲破各种限制,让发言变得更加简单,也让我们轻易看见不同论述。这本该是打破同温层再好不过的机会。但网络终究是一把双面刃,它让一些声音可以变得很大,但声量大却不一定正确。
“那个问题反倒是我们自己面对网络时候的判断能力。如果你愿意再主动找资料的话,会找到不同角度的声音,只是听起来比较弱。”
你想要的生活,是由你每天所做的选择组合而成
黄盈盈是一个热血青年吗?大概身边的人都会这么形容这个无时无刻充满能量的女子。
第一届想要生活节没有主题,黄盈盈用满满的能量召集身边的朋友,于是一群人在七天的时间促成了一场似模似样的大活动。
“我去找人家,是因为我相信他心里面希望这个地方变好。”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怎么做。

黄盈盈形容自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女主角一样,一路摸索一路前进,过程中找到越来越多像自己一样的热血青年,形成庞大的“联盟”。
从身边义不容辞前来相助的媒体和歌手朋友,到认识曾担当监票员的印刷老板,其实大家都是热血青年,因为同一个目标,再次聚集在一起。
“所以如果你有想要的马来西亚,那你就多为它做点什么,用你自己的能力。”
无论是“想要生活节”或是“荧光笔工作室”,黄盈盈深知自己的影响力可以带动一部分的人,也因为此而一直努力着。
一支荧光笔在纸上划一笔,我们的目光,就会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锁定那一抹亮色。而那一笔亮色背后,是原本就存在的宝藏,没有这“多余一笔”,也许我们的目光就会各自移向他处。
搭一座桥,让原本散落在各处的人们有了交汇的机会,没有什么对岸和彼岸,人们越过桥的那一刻,就会发现一切的一切,都在自己的脚下。因为在一起生活的我们,都来自同一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