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广告勿语

那些消失的职场中层

近来一档陆综火火热热,在我的同温层里层层荡开。不管是会议或者茶余饭后,话题都绕不开——”欸那个马吐兰真帅“”有Leong这样的主管真好“”广告行业的节奏真的飘忽不定,分分秒秒像打仗那样“。

广告同行就更有共鸣了。毕竟《跃上高阶职场》这个综艺节目就是把我们工作日常搬演到萤幕里。每个节目里的”人物“都可以在现实的广告公司里找到相对应的”人类“。初出茅庐敢burn客户的设计师。入行两年就得广告大奖的天才创意人。苦干十年疲态尽现的职场老鸟。既要想策略又要写剧本的文案。对客户的brief不清不楚的AE(Account Executive;业务企划)。每看一集都要对着电脑萤幕指指点点说,呐,这不就是那个谁。

或再看看所谓的广告人日常。九点上班时间,十点才打卡进门,反正永远不会准时下班嘛。真忙起来时,午饭也凑合着吃,边讨论企划方案。会议可以耗到四小时,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卡着,才丧气散去,买咖啡的下楼,后巷褒烟的褒烟,继续跟自己过不去的在办公室里晃圈圈。后来才惊觉已近下班时间,点开外卖APP,手机传下去,要一起OT的下单。收回的单往往一两百块,就知道这夜怕是又要大伙一起浪漫地捱过去了。

辛苦不怕。小人也不怕。就怕离职的念头悄然萌生。不管是《跃上高阶职场》里的高层们的困扰,或是我们所处的广告公司中的实况,总避不开每四至五年发生一次的离职潮。离开的,往往是像我这样的中层人。

和前同事A聊起这节目,他最深感认同的,也是公司总是留不住中层阶级人才。他是唯独留下来的那个,许多的艰难也只能化为一声轻叹。媒体朋友B也说,其实除了广告行业,他们也都遭遇中层人大量离职。节目里冷面大Boss马吐兰也说了,这些近20尾的轻熟龄职场人就是那群承上启下,对上汇报,对下领导的中流砥柱。尤其在4A广告公司待了四五年的,基本就会擢升(副)主管等级,开始担大旗,领高薪,带团队。撇除”自然现象“一言带过离职潮,那些选择在这阶段转换跑道的,莫不是奔向长好长满的草原上去了。

朋友C原先在广告公司担任AE,离职后自习数码课程,钻研编码,考取文凭,如今已在跨国上市公司担任数码专才,每天应对外国人主管。他每年升职加薪,领的是美金,换算过来月入五位数。不过才刚过28岁生日。

辛苦不怕。小人也不怕。就怕离职的念头悄然萌生。(图片来源:unsplash)

朋友D在原先的广告公司做了十年文案,才爬到创意组长的位子,却长年受客户的捆绑,案子越做越小,可以发挥的空间完全受限。跳槽到国际广告公司后,在短短三年连跳三级,现已是执行创意总监,还得了广告奖,可谓水涨船高。

很有设计天份的朋友E前些年离职后,创立了自己的独立广告公司,专营中小企业,不为客户卖命卖名,只做有质感的广告。不久招揽了一群有共同理念的年轻广告人加入,虽不至大富大贵,但自问做着想做的事,三餐温饱,于心无愧。

当然也有像我这样活到近30却突然离队的职场中阶层,即便不成家也对生活有了品质的要求,即便不和别人攀比也至少对背负的commitment有所承担,于是以数字游民的身分自居,没去几个地方,就在生活里,不过多了一些奢侈的”自游“罢了。

ABCDE都不是虚构的人物,放诸各行各业也都大有人在。说一句俗烂的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走的自有他的理由。退去职场中层人的身分,30岁的轻熟龄焦虑,或许能以金钱、位阶、成就感慰藉,但永远都不会有填得满的洞,诚如不会有最好的职场。打份工,讨个活,力所能及,尽善尽义务,多为自己想些,如此而已。

延伸阅读:黄子扬专栏《广告勿语》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9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黄子扬

自由广告文案人,策划并撰写广告,偶尔写写稿或制作影视节目。曾获一些文学奖,大学组过乐团,著有《声音猎人》和《徒手杀死那只狐狸》。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