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我是90后

阿公阿嬤新年帮你打卡了,你又为他们走心了吗?

年初四,拎着行李到门口。农历新年不过是几块年饼的时间,一眨眼就没了。表哥表姐们都陆续开工,一家家人也陆续离开。阿嬤依偎在铁门旁,整个年初四的样,跟我们道别。

初四对阿嬤来说特别难过,她一下从孙子们的Instagram主角,成了年过八旬的独居老人。我知道她不舍,但彼此都有共识地尽量不把离别看得太重,淡淡交代几句慰问的话就走了。

新年期间,许多人的社交网站都多了爷爷奶奶的照片。他们平时大概也不常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好像只有佳节才会出来打打卡,而我的阿嬤也是如此,我们很少去跟她坐下来对话,了解她要什么。

五年前,外公在厕所摔一跤与世长辞后,老家就只剩下阿嬤一人独居。她的身体尚好,但碍于一些高血压,胆固醇之类的问题,得定时用药,加上外公跌倒的遭遇,让我们决定不再让她独居。但这却没有我们想象的简单。

我们为了快速为她“找个伴”,先是把阿嬤接来我们家住。我家是典型的吉隆坡式公寓,三房一厅。习惯了养鸡养鸭的阿嬤人生地不熟,成天盯着电视看,连搭电梯下楼买菜都不敢。

阿嬤是个非常传统的妇人,有着很多在我们年轻一代不解的坚持,包括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初一回家过年。我也从来没见过她离家超过14天,因为每月初一十五都要拜拜。她住在我们家的期间,每天都在念着老家的大伯公没人上香,吃不好睡不着。

阿嬤住在我们家的期间,每天都在念着老家的大伯公没人上香,吃不好睡不着。(图片来源:网络)

有一天她起床,想到自己种的番薯叶没人浇水,就坐在床边流泪。她也不想麻烦看护,觉得自己有手有脚,还要人照顾太丢脸。

半年过去,我们的“好意”不仅没为她带来快乐,阿嬤还瘦了,这也加剧了我们家,特别是我妈妈照顾长者的压力。送阿嬤回老家又不是,让她继续住下去也不是。每当家庭聚会说起这件事,都会起一些小争执(有时候是大的),再尴尬地草草结束。既担心结辩顺利的人就会接下这个照顾长者的重担,但不说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也许是标准的“孝顺”观念太根深蒂固,我们也曾经对一些“弃长者不顾”的孙儿指指点点,总认为他们是找了千百种老人家不适应城市生活为借口,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一直到“阿嬤危机”发生后,我们才发现,也许在照顾老者的过程中,我们很少去了解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总是先入为主地断定我们认为的孝顺,和他们想要的生活没差。

阿嬤说她想回家,我们就说回家不好,只有你一个人没人照顾你。阿嬤说她想吃炸鸡,我们就说胆固醇不能吃太多炸鸡。阿嬤说她要开冷气睡觉,我们就会风湿。阿嬤说家里的神没拜不行,我们就说神会明白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喜欢别人干扰我们的生活,但却不断“好意地”阻止老人家过他们想要的生活?

我们不喜欢别人干扰我们的生活,却不断“好意地”阻止老人家过他们想要的生活。(图片来源:网络)

独居与陪伴并不是两极化的概念。让她一个人住,不是丢下她一个人不管;让她有人陪伴,不是要对她管东管西。或许,他们想要的只是不缺陪伴的个人空间。阿嬤说想回家这就让她回去吧。她说想念我们,我们就开车去看看她。孝顺可以很简单,可以是几个礼篮,几盒花旗参。孝顺也可以很高级,可以是多一些沟通,多一些尊重。

在特定佳节逗乐长辈不难,难的是新年之后剩余的350天,他们又该怎么过。

新年期间,除了做些我们想做的事。也多聆听观察老者的需要,为他们做些他们想要的事,让他们不只是在新年过得像个年,也在新年后的每一天,都是完整的一天。我认为,这种孝顺比燕窝更atas 。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5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偷偷

原名廖诗弦,90后诞生的新闻记者。先是拿药剂系奖学金、再去念了中文系、最后选择当记者。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即兴剧,无需固定脚本,只需勇气和创造力。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