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鹏程万理

如何给工作列表升级

面对眼前日益变长的待办事项列表,我不禁有种瘫痪的感觉。一件事未完,接一通电话马上又多了两件。装载列表的手机好像越来越重,叫心情不胜重负,干脆丢下列表看电视去,拖一拖再说。也不是不知道的,迟早还是要面对现实,到时又更觉懊恼。

你使用工作列表吗?把完成事项划掉的感觉十分良好,工作列表理应可减压。大卫.艾伦的Getting Things Done(GTD)工作系统以列表为主要工具,他说压力源自积累脑中的待办事项,只要把工作项目输出脑袋,卸载到工作列表上,压力就减除了。我奉行GTD多年,最终发现艾伦只对了一半。为什么这个减轻压力的工具,反而成为压力之源呢?

工作列表的一大毛病是:轻描淡写的一行字,视觉上无法明确显示隐含的工作量。当所记录的工作项目过多,便不能一眼辨知究竟需时多寡。没有数据,心里就只有一团模糊的感觉——工作排山倒海啊!本能反应是逃,拖延症如此养成。

艾伦并非没有方案处理列表的缺点,他建议工作项目依境况分类,比如说有些事项只能在家里做,就列在“住家”列表,在家就只看这个列表,不让其他无法进行的事项干扰。但他发表GTD时是2002年,境况分类如今已没什么意义了,因为只要有网路几乎什么事项都能进行,科技让我们的能力提升,同时也消灭了“现在不能做”的借口,压力反而增加。

工作列表的一大毛病是:轻描淡写的一行字,视觉上无法明确显示隐含的工作量。(图片来源:unsplash)

列表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结构。它不是完整的计划,没有说明项目之间的关系,以及事情该执行的先后。项目一多,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毛线团,千丝万缕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又更感高压,要去看电视了。

要怎样改善工作列表呢?我需要这个工具,总不能一直惧怕它呀!第一个升级的办法是让列表显示时间成本,配合行事历一起使用,为每一项表单内的工作,在行事历上标记所需的处理时间。以前,在我的工作列表上“供稿《访问》”只有一行字,现在我会在行事历上圈出某个周末的两小时,专为《访问》写作。

这有视觉上的好处,每项工作占多少时间,在行事历上一目了然;此外还有执行上的好处,我清楚决定了在什么时间进行什么事,不像工作列表只记录到期时间。而且,我能认清重要的事实:时间有限。把工作项目加入列表时总有错觉,以为自己是超人,一天可完成许多事项。可是,当我老老实实地把时间表排出来,就能清楚明白写稿的那两小时就只能写稿,不可能做其他事了,这天就少了两小时。

如此排一排,整个星期每天每个时段该做什么都一清二楚,一天开始,照计划进行就是了,行事历就像督促我的教练。如果有谁要约见我或交给我新任务,一看行事历就知道还有没有空档,不会轻易答应。我的行事历不再只记录和他人的约定,也记录和自己的约定,而且以此为先,不要难为未来的自己。

这也不是什么崭新的概念,在史提芬.柯维的《与时间有约》中便提出过。这十多年来为了应付工作,我实践过好几种工作系统,此为其一,没有继续使用是因为嫌它多添一重把工作填入行事历的麻烦。但是,现在我意识到没把时间精细地规划好,后来更麻烦,于是再把这系统从记忆中调出来,调整一下重新使用。何况,我猜想现在总有人研发出这类app了吧?搜寻一下果然让我找到Reclaim.io,能自动为工作列表中的事项安排时段,同步到谷歌行事历。

必须认清一项重要事实:时间有限。(图片来源:Bamboohr)

这系统有效吗?好像还不错,至少我现在不再觉得瘫痪了,也比较能适当地应付他人的要求。比如说刚才有人约我开会,我能清楚看到只有五天后下午才有时间,其他时段都必须先忙其他事情,我得遵守和自己的约定。希望这个系统也能帮助你,如果你试用,请告诉我效果如何。

延伸阅读:周若鹏专栏《鹏程万理》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5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周若鹏

专栏作家。著有诗集《相思扑满》、《速读》、《香草》,散文集《突然我是船长》、杂文集《杂乱有章》与《男人这东西》。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