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隐身在小人物背后的记者——林春莲与她的《小咖英雄事》

对林春莲而言,所谓的“英雄”,就是能够战胜不可能战胜的事物,让障碍不再成为障碍的每一个个体。目前担任《光明日报》助理新闻主任的林春莲,在25年的采访前线上,遇见很多无名英雄——有人被意外夺走完整身躯的一部分,却能勇敢克服身体残缺,重拾生活尊严;有人来自社会里平凡的角落,却能发挥大爱精神,为弱势群体贡献一生。林春莲将其中9篇人物报导集结成书,名之《小咖英雄事》,希望能够陪伴所有深陷黑暗的人,一起迎向各自的黎明。

《小咖英雄事》在2020年9月出版时,林春莲曾接受访问专访,分享她在记者生涯收获的喜悦,以及媒体工作的意义。其后陆续展开的新书宣传活动,却因疫情严峻而喊停。

时隔将近两年,她重启宣传行程,如今再次接受访问专访,这名资深记者为了避免旧话重提,甫开始即探问访谈主轴——即使换位成为受访者,她并没有甩掉记者身份的自觉。

“其实这次我想跟你分享,我之前只用文字跟他们做报导,但昨天我独自带着罗维强从槟城搭飞机来吉隆坡,真正跟他在生活中相处,走了这一趟,感受特别深刻。”

罗维强是《小咖英雄事》的故事主角之一。他原是一名工程师,多年前不幸在维修飞机时遭遇意外,导致双目失明。坠入绝境再重生,他因此而“看得更清楚”,并开设“Blind in the Kitchen”YouTube频道,成为一名料理型YouTuber,厨艺比许多视力无碍的人都好。

在8月20日(星期六)于马来西亚佛光文教中心举办的分享会上,林春莲(左起)带着著作《小咖英雄事》中的故事主角出席,分享他们各自走过人生黑暗篇章的经历,他们分别是菩提馨园老人院院长陈瑞万、失明YouTuber罗维强,以及拥有硕士学位的瘫痪者邱丽芳。(摄影:李淑仪)

因应吉隆坡宣传行程,定居槟城的林春莲首次带着失明人士远行,切身体会在无障碍设施匮乏的国度里,身障者的生活有多么不便。

“维强全程拉着我的包包肩带,嘱咐我走在前方。我们必须有很好的默契,不能走得太快,也不能走得太慢,更不能突然停下,否则他会跌倒。有时我会忘记,把他晾在一旁,以为他会跟上来。我发现,机场到处都是楼梯,真的很不方便。直到看到他终于坐在飞机座位上,我特别感动。”

远从槟城过来的,还有坐在轮椅上的邱丽芳。她在16岁那年遇上车祸,从此全身瘫痪,却始终没有放弃求学梦,并在母亲细心照料下,成功考取硕士学位。“她没办法搭飞机,我相信她来这里也不容易,她更难。”

于是后知后觉地意会,这一次专访,林春莲似乎想要隐身,让聚光灯都打在“小咖英雄们”身上。

罗维强:她很照顾我的感受,我完全信任她

罗维强说,他在失明以后,看得更清楚了。(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林春莲与罗维强初次见面,本是为了美食专题。罗维强忆述:“当初她很好奇我是如何下厨的,我就说好啊,我叫她过来,示范给她看。那时因为疫情的关系,她站得很远,但我感觉到她有用心品尝我煮的菜,吃进心里面去了。”

后来林春莲向他提议,做个详细的人物专访,罗维强也爽快答应了。

“再次见面,我已经把她当朋友,第一句就骂她:你很讨厌,又在我伤口上撒盐。”这当然是玩笑话,他说,林春莲实则相当贴心,很照顾受访者的感受。“在每道问题前面,她都会加上声明(disclaim),说她无意伤害我,希望我不介意回答比较深入的问题。因为我们两个人必须要有一种默契,我才能把心里面的东西讲出来。”

这篇报导后来收录在书中,而罗维强至今都未用他力所能及的方式去阅读,“我完全相信她。”

失去视力的罗维强,依靠别人向自己靠近时刮来的风,以及聆听别人的声音与呼吸,去记住一个人的模样。要他形容林春莲在他脑海中的样子,他说,他感觉林春莲身形瘦小,很谦逊,还有些神秘。”这次相处后,多了两个号码——三八,在飞机上,即使隔着好几排座位,我们也能喊来喊去:她问维强你还好吗,我说我很好你不要乱;有点不好意思。“(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在分享会上,当屏幕播放影片,将罗维强的故事摊开在现场观众眼前时,他的情绪也随着影片跌宕起伏,时而拭泪,时而又笑开怀。“在伤口上撒盐”那句玩笑话,必然也藏有几分真意,若每次忆起往事都是一次伤害,又是什么让他愿意一次次公开袒露自己的伤口?

“很简单啊,虽然我还是有一点点不舍得,但我伤心是我个人的事,而我愿意走出来,是因为我希望我们的社会碰到身障人士时,可以给予一点点的尊重,其实我们不需要大家执意带我们过马路,我们真的想要学会自己过马路。

邱丽芳:这么多记者当中,我只记得她

在邱丽芳看来,林春莲是”大英雄“。两人的关系并未随着访谈结束而中断。”后来我在报章写专栏,每次写了文章,我都会发给她看,她会帮助我提高写作能力,我视她为我的老师。“(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约莫一小时半的分享会结束后,由于僵坐太久,邱丽芳的双手不由自主地抽搐,需要母亲按压肩膀减缓不适。林春莲曾建议她透过视讯参与分享会,但邱丽芳依然坚持亲自前来,也许有些讯息,她想要以更有温度的方式来传达。

收录书中关于她的那篇报导,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段时间,邱丽芳积极发声,看到对身障人士不利的公共设施,都会向相关当局投报,也曾接受不少记者采访,呼吁社会关注无障碍设施的落实。人来人往,在这些记者当中,她说,至今只记得林春莲一人。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她看到妈妈怎么照顾我时,她的眼眶瞬间泛红了。我感觉到她的用心,她是真的站在我们的角度,跟着我搭巴士往返住家和大学,亲身体会我们的难题,不是为了交差而草率了事,所以我觉得这个记者很不一样,很有同理心,她感觉到更多的是妈妈对我的爱。”

为了出版《小咖英雄事》,林春莲一一重访书中的“生命斗士”,了解他们的近况。当中,有人年老离世了,有人依然坚守岗位为弱势族群付出,而重遇邱丽芳,则让她感到有些难过,因为十年前那副充满朝气的面容,如今仿佛已经失去斗志。

“这次她见到我,说我跟十年前差别很大,这是真的,她很了解我的心情,所以她讲的话都是一针见血。”丽芳说。专业为网页开发与设计的她,即使考获硕士文凭,这些年来并没有因此而顺利觅职。“很挫折,因为我们只是希望人家给我们机会。”

林春莲(后左)与她的受访者维持着良好关系。图为她与陈瑞万(后右)、邱丽芳(前右),一起为罗维强(前左)庆祝生日。(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林春莲曾说,记者这份职业,只需用一枝柔软的笔,就可以发挥文字的力量,帮助很多很多人。她手上的笔,曾为一对居住在危楼里的老夫妻换来安心的家园,也为一名因车祸毁容的少女筹获整容手术经费,并让投身马来熊保育工作的“熊爸爸”故事有机会搬上大荧幕……这样的事迹不计其数。

但生活棱角处处,总会有善意也无以触及的角落。就像沿路若遇到楼梯,林春莲也必须放手让罗维强一个人走,让他一手提着行李箱,一手握紧扶梯,任凭途径的路人无意擦撞的同时,独自摸索梯级的宽度和高度。否则,他会失衡跌倒,一并牵累搀扶他的人。

“他说之前也是跌了好几次,而比楼梯更难的是水沟,因为无法预计得迈出多大步伐才能跨过去。身障者终究必须靠自己,我们应该要去协助他,但有时我们真的不能协助他,比如我要扶他走楼梯,他说不行,这样会跌倒。若要我闭上眼睛去走这一趟,我是真的做不到,他实在让我佩服。你不知道他们跌了多少次,才可以把一段路走好。”

每回采访,通常短短数个小时就结束,往往不易捕捉一个人的全貌,也很难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这之前,罗维强给林春莲留下的印象,不仅心思细腻,还能切菜煮饭,生活游刃有余地不似一位盲人。经过这次相处,她才瞥见罗维强踉踉跄跄的模样。

“我现在才发现,当年写的报导始终不够深入,因为相处总是需要时间。让我心酸的是,他们其实很怕麻烦别人,比如我们到美食中心去,里头有很多选择,我一面绕一面打电话说给维强听,我还没把选项说完,他很快就决定好要吃什么,因为不想麻烦我。他们都想活得有尊严。”

等到他们凭靠自己的力量勇敢站起来,林春莲感叹,有时候,整个社会却无法为他们提供容身之处,就像邱丽芳一直在求职路上遭遇挫折,逐渐失去信心。

因此,她希望《小咖英雄事》这本书能够延续报章报导的影响力,带大家走得更远一些。“我看到他们都渴望获得机会,所以出版这本书极具意义,我可以在十年后再次鼓励到他们,并给他们一个舞台去分享。”

有天,林春莲向友人提起,希望将来能把自己过往的报导集结成书。”朋友说,我都已经40岁了,还不趁现在吗,我想说对呀,我当下也可以开始去筹备了。“在友人的提醒下,《小咖英雄事》恰好能在疫情期间推出,通过9篇励志的真实故事,为读者在艰难时期捎来暖意。

文字可以帮助人,也能伤害人

文字可以帮助人、鼓励人,拥有疗愈人心的力量,这是身为文字工作者的林春莲所坚信的事。作为副刊记者的她,多年来专注书写相对软性、温情的报导,这是个人喜好的抉择,也能在即时新闻仅能彰显事件局部的缝隙中,填补了被抹去的关于人性的部分。

她以多年前轰动一时的三岁女孩烧尸案为例。当时,举国上下都在指责被列为嫌犯的女孩母亲,而林春莲成了唯一一位独家访问女孩母亲的记者。

“那段时间,这名母亲是不外出见人的,每天关在屋子里,也找不到工作。在电话那头,她跟我说,她说什么都是错的,所以最好什么都不说。我鼓励她说,就是因为她保持沉默,所以大家都以为她必然是怎样的人。这篇报导刊登后,我也受到议论,但我觉得媒体就是一个平台,可以让任何人站出来诉说心声。”

后来,女孩的外婆,即受访者的母亲对林春莲表示感谢,因为自此以后,女孩母亲开始变得勇敢,得以走出家门,恢复正常生活,不再理会别人的眼光。“这件事情虽然过去已久,却是我采访生涯中感受较为深刻的报导。”

与此同时,文字也可以轻易地伤害人,尤其在曝露一个人的脆弱与不堪时,下笔时更须格外谨慎。林春莲认为,在书写时,克制有时是一种美德

“其实我以前的文字会比较尖锐,刚做记者时,如果我得到一个很劲爆的资料来源,觉得这会引起很多人关注,上司却不让我写时,我会觉得非常可惜。可是当我慢慢累积经验后,考虑的事情会更多,想得会更远,才知道有时候不写好过写,最重要是站在受访者的角度去思考。这是一种成熟。”

问她有什么是坚持不写的?“比如家事,包括家暴,或是媳妇对家婆的埋怨等等,这可能是一个事实,但我并没有权利单凭片面之词去批判任何人。”

林春莲说,要走进受访者的内心,懂得倾听是重要的第一步。(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回顾20多年的记者生涯,林春莲感到庆幸,自己从一而终地选择了这份职业,让她每天得以接触不一样的人,看见不一样的故事,让人生变得精彩多姿。

她总说,记者使用手中的笔,就能切实帮助很多人,但她大抵没想过,这份善意有天会回馈到自己身上。

书中第一篇故事的主角,是普提馨园老人院院长陈瑞万。林春莲与他相识十多年,经常跟他跑到街边、海边,报导许多被孩子遗弃的孤苦老人故事,看到了很多人间残酷与温暖的一面。

直到林春莲的亲人不幸中风,陈瑞万二话不说,立即将老人院里的志工载到她家里,为该名亲人进行针灸,还将中风病人所需的尿布等用品一并送来,让林春莲碰到自己人生的关卡时,能够走得顺遂一些。

陈瑞万说,如果没有林春莲的报导,让读者看到他经营老人院的辛酸,他就不会收获那么多来自大众的援助,“这是她(林春莲)的福报。”

你也可以看:

收录在《小咖英雄事》的文章:

更多感人故事,可点击链接购买《小咖英雄事》。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9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李淑仪

拉曼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字工作者。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