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正言不讳

网红推荐的陷阱

最近有台湾网友在Dcard上分享,朋友跟网红团购球鞋后,发现品质有落差。上网一搜,才发现供应商曾因贩售假鞋而被抓,只是改名之后继续经营。不少网民看了文章后,使用付费软件来验鞋,结果鉴定结果显示鞋子是假的。有些网红也表示,自己从厂商那里领到的鞋子,同样被鉴定为假鞋。经网民整理,有超过两百名网红和该厂商合作开团购,而网红也可以从中获得10%的分润,引发很大的争议。

其中,最让粉丝诟病的是,部分网红的态度。这些粉丝并不是贪小便宜,因为部分团购球鞋的价钱甚至贵过店里卖的。粉丝是因为相信网红、喜欢网红才购买,他们都以为网红是真心喜欢才推荐,殊不知网红连球鞋的真伪都无法确认,甚至厂商的背景也不清楚。如今爆发了争议, 有些网红选择视而不见,不愿做出任何回应,让曾经相信他们的粉丝感到心寒。

相较于传统艺人,网红和粉丝有着更加紧密的信任关系。网红常常会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让粉丝可以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建立更亲密的人际关系。同时,网红与粉丝的互动性更强,粉丝会认为,他们像是家人或朋友。当关系更加密切时,粉丝就更容易接受网红的推荐,觉得他们是个朋友,不是个推销员。

事实上,在部分国家已经有明文规定,业配文需要直接注明,不能包装成“分享”,但在马来西亚并没有类似的规定。在写着这篇文章前,我大概看了几个网红的Instagram发文,即使他们没有特别强调或说明,但是他们部分贴文都可以明显看出是业配文。例如,拿着产品摆拍的、 使用特定hashtag的(通常是产品名字或品牌名字)、赤裸裸地介绍产品(感觉就是直接copy paste,和他们平常发文的内容不一样)以及呼吁粉丝使用他们的优惠码享有折扣(当粉丝使用了优惠码,网红可能也可以得到回扣)等。当然也有隐藏起来的业配文,例如把厂商提供的产品说成自己购买、自己发现的;看似单纯分享穿搭,其实都是赞助的衣服。

接业配是正常的,毕竟多数的网红都是全职的,他们主要的收入就是广告、活动和内容。广告商会找上他们,自然是看上他们的影响力,希望可以提高销售量。但赚钱之余,还是应该有些原则。不要只是收钱办事,至少也要过滤一下内容。

前阵子看到有年轻人被骗去卖猪仔,就是因为误信了网红张贴的广告。那两名少年还未满18岁,可能就是觉得网红分享的工作怎么可能是骗局,就这样落入了诈骗集团的圈套。另外一起事件中,有个曾被大马球员和YouTuber宣传过的卖家,一口气骗了200人,受骗总金额超过100万令吉。

或许会有人谴责受害者,觉得他们太容易上当了,怎么没有做好调查?但是,这些受害者是相信了网红。拥有上万名粉丝的网红所分享的内容,自然有一些可信度。我想,身为一个网红, 应该要对相信你的粉丝负责,对内容好好的把关。你所分享的内容、你所推荐的产品、所有挂上你名字的,即使只是个十几秒的story都应该认真审核。

如今,“网红”和“艺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他们的工作内容越来越相似,重叠也越来越多。网红靠着粉丝赚钱,又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享受着公众人物的生活,就应该用公众人物的标准去衡量,接受社会的严格批评、承担社会责任。如果你是个艺人,你不会随便分享一些未经证实的新闻,或者推荐一些没有商标的产品,因为这可能会惹上官司。那么,作为一个网红,也应该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你不能赚着比一般人多的薪水,享受着有粉丝崇拜你的生活,还妄想着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代价,即使是普通的职业也是有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不过,这和所有的工作一样,最终还是取决于你的道德标准和责任感。你可以自行决定,你想要成为怎样的网红。

在这个年代,人人都可以是网红。你觉得很漂亮的网红可能是个使用滤镜的大叔;你认为温柔大方的网红或许是个尖酸刻薄的人。我们所信任的网红究竟是谁?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一切吗?

我想,网红的推荐还是作为参考就好,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的东西,做出恰当的选择。

延伸阅读:郑颖专栏《正言不讳》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lakegenevaadventures)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9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郑颖

拉曼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出生在吉打一个小城镇日得拉。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