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电影记事

侦探破案猎人打怪兽,诈骗谈情刺杀小说家

中国春节档电影陆续报到,有拿着推理夸张搞笑的唐人街侦探,有下笔杀人於无形的奇幻小说家,口味如此多元化。泰国诈骗电影离不开谈情说爱的俊男美女,Tony Jaa演完侦探又要到荷里活打怪兽,国际巨星不易当。

《刺杀小说家》

特效场面比例很重,确实带出了故事的氛围,但高度虚拟的环境也让电影感觉不踏实,情感变得很虚幻。小说家笔下的角色和真实人物的共生关系有可观的演变,足以撑起电影本身,这点比炫目的特效更重要,没有让奇幻故事变成空洞的噱头。

鸡蛋挑战高墙的热血对中国人特别有感,难怪票房突破十亿;片中那个网络之神的公司叫着阿拉丁,监视着普通人的一举一动,自大狂妄的形象很容易找到对号入座的对象。刺客寻找女儿的初心一直贯彻始终,最后结合小说的情节得到释怀;那些特异功能的操作与利用,讽刺集权的寓意比比皆是,把一个本来很普通的故事说得神采飞扬,绝非特效那么简单。除了杨幂,其他演员都值得一看,带出了精心设计的因果关系。

《唐人街探案3》

从头浮夸到尾,所谓的推理只是不断硬塞的线索,节奏快到吸收都来不及,更遑论思考,观众听故事就对了。尽管如此,密室杀人的桥段设计还算自圆其说,最后揭露的真相也符合戏剧效果,我只是受不了那些胡闹的情节,还有王宝强无下限装疯卖傻让我笑不出来,降低了呈现的水平。

那些涉及Q的剧情安排不够高明,好像突然间安插进来似的,和案件关系不大,很明显是为了整个系列后续的安排。演出的日本明星很多,但和中国闹剧格格不入,只有法庭戏可以展现个人风采。电影用人海战术堆砌的大场面只见热闹和铜臭,设计上粗糙乏味,根本没有大片格局,还不如成龙早期的动作片有趣。日本元素在片中塞到满,但都是走马看花的过场,杂乱无章地呈现。

《Monster Hunter》

作为电玩改编,故事情节纯粹为画面服务,做到了大致上的起承转合,让真实世界的人类闯入怪兽世界,然后展开不停的杀戮。打怪场面真的是停不下来,可惜种类不多,而且外型都和恐龙相差无几,没有什么新鲜感。

比较可观的是多样化的打斗方式,野蛮又残忍,一点也不留手。安排Milla Jovovich和Tony Jaa两人鸡同鸭讲,不打不相识地展露身手,套路得来有心思。两人几乎撑完全场,到最后才看到其他猎人出现,高潮戏短暂但过瘾,结束当下原来是新的开始,一早就准备拍成系列。总结来说,电影情节简单,重复的打怪令人感到麻木,猎人比怪兽更有存在感,吓人的惊悚手法有点多余,本地观众也无缘听见那句辱华对白,

《The Con-Heartist》

用诈骗题材包装的爱情喜剧,搞笑场面不连贯,感觉像拼凑,一直有分开来看的凌乱。五个主要角色都有各自的喜感,只是呈现手法重叠拖曳,总是无法一气呵成,比如女主角耍赖缠着前男友那一幕,节奏拖慢了整场戏的笑点,变得夸张失实。比较有效果的是用唱歌假装打电话,以及读唇语的设计。

诈骗过程其实一点也不高明,只看到各人捉襟见肘的窘态,化解危机的方式显得勉强,实在很难投入其中。男女主角的斗气冤家模式除了颜值也没有什么看头,最后的兜转一如所料,完全没有惊喜可言。电影后段应该是疫情期间补拍的,这才让观众有回到现实的感觉,其他时段真的是一个傻白甜的世界,当爱情片来看还好,认真就不行了。

延伸阅读:陈伟光专栏《电影周事》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4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先后创办《剃刀实验剧场》和《戏剧家族》,发起《黄火》和经营槟城地下音乐基地Soundmaker。曾任职槟城光明日报副刊主任,先后在各华文报耕耘艺文专栏。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