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如同一扇窗口,带领你以不同角度看待世界。在2019年,来自各专业领域的《访问》专栏作家,共为你书写了逾300篇专栏文章,从香港反送中事件、马来人尊严大会、对敦马的幻灭、对希盟的失望、希盟补选惨败,乃至网红现象、媒体守则、电台DJ素质、啃老族问题,所谈跨越国界、阶级、种族、政治理念,总有一篇文章写入你心坎,让你留下深刻印象。《访问》特别精选以下十大年度最受欢迎的专栏文章,除了带你回顾这10篇专栏的精彩内容,亦让你我一同重温2019年发生的点点滴滴。
1 香港人这样闹,有用吗?
内容摘要:
2019年,对香港而言,是黑暗的一年。2月13日,香港政府正式宣布提出修订《逃犯条例》,引起香港民众激烈反弹,乃至上街示威。至今,香港民众示威持续了6个多月,在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于9月4日撤回修订《逃犯条例》后,风波仍未平息。在这段充满催泪弹、烟雾弹、血泪的灰暗日子,抗争真的有意义吗?
作者许慧珊在《香港人这样闹,有用吗?》一文中,以马来西亚于2011年示威抗议国会通过《和平集会法案》为例,虽然大马民众花了数月策划、示威,可是法案依然通过。看似白费力气,其实并不然,她在文中点出,示威的目的并非仅为了达到目的,而是因为看见法案的不合理,而实行公民义务,向政府表达想法。
“但是我们是因为要看到有用才做这事吗?才不是,我们是因为要跟权力机构表达我们的不满和愤怒,我们要求不通过这法案。我觉得人民对政府施政表达想法本来就是公民义务。”
她也认同,很多时候努力并没有用,但是若没实践,就没人知道你的意愿。虽然香港人为这份坚持付出极大代价,包括性命、前途,可那是香港人的选择,而且事情还没到最后,永远都无法确定这是否有用,如同马来西亚经历数年的示威抗议后,最终以手中一票推翻了国阵政府。
2 你为什么不听电台节目了?
内容摘要:
这3年以来,988电台掀起一波出走潮,多名台柱DJ相继离巢,而在2019年,潘小潘、皓敏、李欣怡也相继告别988。另一边厢,在MELODY电台任职长达7年的资深DJ菲比也在今年6月卸下DJ身份。这让作者李凯莉认为,在这年头,不只没人听电台,DJ也不再做电台了。
“越来越少人有听电台的习惯了,就算听,也是“顺便”听一听而已,很少会说要守着某个时段非听不可的节目(如果你还在守,我得给你掌声),每次某某DJ出走,大家就会说“连你都走,那么这电台还有谁可以听?”,甚至是很消极的“走啦走啦,反正某DJ走后电台也越来越不像样了。”为什么大家对听电台这回事越来越提不起兴趣了呢?”
她在《你为什么不听电台节目了?》文中,探讨越来越少人听电台的原因,她得到的最多答案是因为节目无趣和DJ素质不高。她举例,电台节目偏向娱乐化,且可有可无、了无新意,例如电话整人节目更是千篇一律。
而在网络新时代,许多DJ都是从网红或歌手转型而来,因此发音与表达能力并不专业。而盼能专注当DJ的人却无法如愿,被现实所逼,必须兼顾人气,经营社交平台、网络直播亦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3 老马的新衣
内容摘要:
现年93岁的我国首相敦马哈迪,任相长达22年后,历经17年,再次在去年的509大选重新拜相。有者提出,马哈迪骨子里依然流着独裁的血液,只是换上了希盟新衣,蒙蔽了选民的双眼。然而,随着新政府上台越久,新衣的裂缝逐渐绽开,马哈迪的谎言被戳破,人民对希盟的幻想也随之破灭。
在政权更迭1年之际,作者唐南发就写下这篇《老马的新衣》,他在文中表示,马哈迪早已对权力本质认识到极致,同时抛出疑问,难道真的有人相信马哈迪会洗心革面、改过自新?
“希盟政客为了得到权力,泯灭良心欺骗选民也就算了,最可怜还是那些自愿相信谎言的选民,甚至有人看到西蒂哈斯玛拎着朴素的手提袋走在丈夫后头,马哈迪搞个粗制滥造的影片就感动落泪,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公关手段,借此激发民众对滥权舞弊的纳吉,嚣张跋扈的罗斯玛的愤怒甚至仇恨。”
他也提及,马哈迪是操弄人民情绪的高手,在他早前尚为前任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助选时,也曾放话若行动党掌权,将威胁到巫裔地位。
而在509大选以希盟领袖身份任相的马哈迪,无论在政经文教方面,都缺乏方向,且沉浸在第三国产车和飞行车的美梦中,而且重复煽动巫裔贫困的言论,激发巫裔的忧患意识。
4 输了晏斗,希盟何处去?
内容摘要:
从金马仑、士毛月、晏斗,至丹绒比艾补选,希盟遭遇了四连败。在2019年11月16日举行的丹绒比艾补选,国阵马华更是以1万5086张多数票狂胜,这是509变天以来,国阵取得的最亮眼战绩,亦也象征了选民对希盟的失望与幻灭。
在今年4月13日的晏斗补选,国阵候选人莫哈末哈山以4510张多数票,击败公正党候选人斯特南,作者罗炜雄为这场惨败写下了《输了晏斗,希盟何处去?》,解析补选的战败原因。他写道,当国阵士气如虹接连打败希盟,就代表希盟的学习执政时间已经结束了。
何况,根据Kajidata Research于4月发布的民调,希盟的支持度下跌了16.4%,其中年介20岁至29岁的青年支持度更是下滑了20. (neworleansathleticclub.com) 6%。
“曾经何时,年轻一族是希盟最坚实支持者,这也是希盟动员修宪把投票年龄降低到18岁最主要原因。巫统对于年轻选民来说就是乡村党、老人党,贪腐缠身,形象低落,与社会脱节。11个月后,巫统竟然得到年轻一族的青睐, 这是为何?”
在希盟执政的这段期间,不外乎反复两项解释:需要时间处理国阵的烂摊子、希盟部长缺乏执政经验,当解释得多了,选民已经认定这是借口了。他也强调,其实行情低迷、生活成本高昂才是希盟败了补选的致命原因。
5 做了政府,换了脑袋
内容摘要:
希盟自上阵后,遭抨击上任前后的言行不一,难道真的是当上了政府,思维就会随之转换吗?
唐南发在《做了政府,换了脑袋》一文中,回忆2005年底发生的疑似中国籍女子赤裸受辱案件,当时仍属在野党的郭素沁与林吉祥因要求政府讨论这起案件,而遭当时为执政党的国阵谴责他们是为了破坏国家名誉,而揭发这起警察滥权事件。
而在2014年,郭素沁所推出的《马来犀利啊!》贺年短片,再次惹来国阵抨击侮辱国家形象,更被警方调查。惟这两起事件在希盟掌权后,却没有为希盟带来任何教诲,郭素沁上任后,因为一所国际学校表演反棕油话剧,而惹怒部长,掀起轩然大波。而另名部长杨美盈也曾因为网络传出其丈夫家族所拥的IOI集团拥有3家化学工厂,而要起诉。
“原来在所谓的“新马来西亚”,民众提出与政府相悖的观点仍然得背负“散播仇恨”的罪名;尽管政府享有种种资源和优势,透过官方媒体宣导依旧不足而必须像当初的巫统那样,祭出“破坏国家名誉”的棒子来“以正视听”。”
唐南发在文中质问,为何号称“改革”的新政府并非采取好好解释的方式,而是如同国阵时期,动辄喊告?他也强调,其实希盟领袖的这些行为,皆是民众纵容造成的。
6 艺人是来受访,不是受审
内容摘要:
2019年1月23日,新加坡艺人冯伟衷因军训受重伤而不幸离世,其同时也是艺人身份的女友胡佳琪悲痛万分,却被新加坡娱乐记者穷追不舍,不愿多作回应时更被记者质问 “做名人的代价不是这样吗?”
作者李凯莉在《艺人是来受访,不是受审》文章中,探讨了记者的采访原则与态度。她写道,当娱乐记者在采访艺人时,常抱持着无论记者问什么,艺人都得回答的态度,否则将被视为耍大牌。
“‘做名人的代价不是这样吗?’做名人的代价就是什么都要告诉你?做名人的代价就是要不能脸黑?不能有情绪?我觉得艺人是来接受访问,不是来接受审问的,警察录口供咩……什么都一定要有答案才能交差?”
她也表示,若无法得到答案,其实没有答案也是一种答案,若记者因此写不出稿,应该怪罪的是自己的功力问题,并非该艺人。
但李凯莉也强调,艺人有不回答的权利,同时媒体的发问权力也不该被限制,因为唯有采访者与受访者相互尊重,双方才能获得更多。
7 我儿子比大学校长明理多了,我骄傲
内容摘要:
2019年10月6日,马来西亚上演了一场 “马来人尊严大会“,这是一场由马大、苏丹伊德利斯教育大学、玛拉工艺大学、博大联合举办的集会,旨在团结巫裔以重振光辉。马大副校长拿督阿都拉欣更是在大会上指出,原以为509大选改朝换代后,能保障巫裔权益,岂料反而导致巫裔丧失马来政治主权,并表示有者试图玩弄侮辱巫裔的尊严与地位。
这场大会与相关言论引发外界哗然,更是挑起了敏感的种族课题。马大学新青年前任主席黄彦铬更因在毕业典礼上为此抗议,而遭校方扣押毕业证书,事件掀起千层浪。
作者林明志在《我儿子比大学校长明理多了,我骄傲》文中,讲述了在儿子对马来人尊严大会的疑问中,一名父亲对于该如何向孩子妥当解说巫裔尊严的犹豫与忧虑。
“对啊,我要怎么解释当一个人身居高位,却还声嘶力竭地要求尊严?我要怎么解释一个人饱享特权,却还义愤填膺地要求尊严?我要怎么解释多数人压榨少数人,却还理直气壮向少数人要求尊严?”
他在文中以流氓索取保护费与黑社会大哥恃强凌弱为比喻,指“流氓”仅借尊严之名,贪得无厌地要获得更多利益;而“黑社会大哥”强迫他人给脸给好处,是赤裸裸的勒索。
他引用《孟子·离娄上》的“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向儿子解说了若国家政客为私利互斗、撕裂族群,国家将落后倒退。
他也引用了《史记·李斯列传》的“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表示国家唯有凝聚力量才能强大,强大就会有尊严。
8 啃老族——不啃你啃谁?
内容摘要:
“啃老族”指的是长大之后还回家要钱的年轻人。作者许慧珊在听闻多起个案后,开始探索啃老族形成的原因,并写出《啃老族——不啃你啃谁?》一文。
据她观察,啃老族大多是在家里备受疼爱、家人对他有求必应、优先分到家中最好资源、在家不需负责任、做错事有家人来顶、长大后家人虽埋怨但依然给钱、有难戒的上瘾问题。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想要把孩子养成这样,以前的人因为知识不够和重男轻女的价值观使然,把孩子养成啃自己是悲剧。”
而许慧珊认为,未来啃老族的数量并不会减少,不少家长正养育着啃老族而不自知。她举例,许多家长为了民主,造成过度以孩子为中心,酿成孩子的错误认知,以为所有人必须跟从他的决定。又或者,家长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太妥帖,孩子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她也在文中指出,每个家庭通常只有一个啃老族,原因则是家庭的差别待遇,让拿得太容易又太多的人,学不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9 我们不需要再多一个理科太太
内容摘要:
如今网红当道,90后、00后的梦想已不再是教师、医生,他们想的是开频道当网红。在这网红层出不穷的时代,有一类“知识性”网红以有趣的方式,让知识普及化,就如在一年内即破70万粉丝的YouTuber理科太太,以她是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硕士的科学背景,为受众理性科普知识。
作者偷偷在《我们不需要再多一个理科太太》写道,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多一个“理科太太”,她比喻,如同走到花椰菜堆里,每个花椰菜都称自己是有机的,但是真是假,谁也分不清。她解说,这种“博学标签”的泛滥是如今“知识性”网红的写照,只要能说得头头是道,都能封自己为知识网红。
她写道,YouTuber从来不需要通过专业检测,以证明自己分享的内容不会误导受众。在人人都可以当“理科太太”的时代,因为学习太无趣太漫长,也没人要当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硕士了,导致太多假专业、真网红。
“越是共享的时代,知识的水平线就越模糊。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知识,却少了分辨的能力,甚至低估了共享的后遗症。Google说我的红疹是小事,便是小事;YouTube说小孩发烧是正常的,便是正常。听起来很蠢,但你想想,你身上有多少的事是YouTube听来的,而你又求证了吗?”
她强调,其实知识性网红确实能给予受众大致的概念,可这仅是事情的表面,因此我们与其需要网红打屁,不如说需要专业教授。
10 逃离政治的岂止当初的马华公会?
内容摘要:
承认统考是希盟的选前承诺,可是希盟上阵一年半期间,在承认统考课题上一再U转,当初信誓旦旦承诺会承认统考的张念群,也承认决策权并不在她手上,令支持者心灰意冷。独中统考特别委员会于今年11月将统考建议报告交给教育部后,也未有任何新进展。至今,何时承认统考仍是个争议不休的课题。
作者唐南发在2019年4月写下了《逃离政治的岂止当初的马华公会?》,指不承认统考也不会断了考生的路,可既然是竞选承诺,而且行动党曾以此多番羞辱马华,应该对外界有个交代。
唐南发写道,希盟上阵后也维持大学预科班配额,影响将孩子送到国中的大部分家长。而张念群在被追问关于这项课题时,更是让记者询问内阁部长,试图转移视线。
他表示,其实这是个即使不在内阁也可回答的问题,因此看出张念群的心虚。他反问,既然知道副部长无决策劝,当初为何对前任教育部部长张盛闻咄咄逼人。而其他行动党领袖也呼吁人民,勿以种族而是以马来西亚人的思维看待问题。
他质问,为何总是非土著必须让步,且享有母语教育的权利不代表得忍受所有政策的歧视与羞辱。
“说得难听些:“马来西亚人的思维”,看似比当年马华公会总会长黄家定的“终身学习”高尚,近乎一种了不起的论述,但把它戳破以后,其实和“终身学习” 差别不大,都只是一种务虚而非务实的手段,是行动党无法在政策上做实质改变,又难以回应选民质问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