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情绪有价

自媒体时代,守护生命是每个人的责任

前几天,看见一宗让人心如刀割的新闻,深知家属需要承接这份哀伤并不容易。更让我心寒的是,逝者的遗言和照片,在网上大肆流传,这不仅给家属造成二次伤害,也可能带来其他负面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有超过70万人自杀身亡,平均每45秒就有一个人轻生。

研究显示,若媒体报道遵守相关伦理和规范,将有助预防和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反之,媒体不负责任或不适当地大篇幅报道自杀事件,恐会引发“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带来自杀模仿风潮,短时间内提升自杀率。

“维特效应”有个宿敌,叫做“帕帕吉诺效应”(Papageno Effect),意指遵守规范和负责任的媒体报道,能够达到预防自杀的效果。

1987年,奥地利预防自杀协会发起了媒体运动,试图改变媒体的煽动式报道,借此降低地铁自杀率。自同年6月起,奥地利媒体大幅减少地铁自杀案的相关报道,只在内页做简短报道,或是干脆不报道。

执行这项措施后,当地的地铁自杀事件,从原先平均每六个月发生9宗,降到了1至4宗,自杀率降低了约80%。与此同时,地铁的乘客量仍然大幅增加。奥地利地铁事件说明了,负责任、带有求助资讯的报道,确实有助减少自杀事件的后续影响。

来到自媒体时代,能守护生命和预防自杀的,不再只有主流媒体。身为公众的我们,都能为自杀事件给予一份善意,并尊重逝者家属,为他们提供所需的空间。(图片来源:Unsplash)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预防自杀:供媒体工作者参考》(Preventing Suicide: A Resource for Media Professional)指南,里头提出“六要“与”六不要”的指引:

六要

  1. 报道能提供协助的准确资讯,如辅导热线、辅导中心,以及心理卫生资讯等等;
  2. 教导公众有关自杀和预防自杀的相关知识;
  3. 报道如何应对生活压力或自杀念头的事件;
  4. 谨慎报道名人自杀事件;
  5. 谨慎采访自杀者家人或朋友;
  6. 意识到媒体工作人员自身可能会受到自杀事件报道的影响。

六不要

  1. 不要过于凸显或过度重复有关自杀事件的报道;
  2. 不要使用煽情字眼,或将自杀正常化的语言;
  3. 不要详细描述自杀者所使用的方法;
  4. 不要提供关于自杀地点的详细讯息;
  5. 不要使用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
  6. 不要使用自杀现场的照片或录像。

如果主流媒体愿意实践上述指引,斟酌报道,不仅符合公众利益,同时也能减少自杀事件带来的冲击和后续影响。

来到自媒体时代,部分影响力已经转嫁给了大众和自媒体,能守护生命和预防自杀的,不再只有主流媒体。身为公众的我们,每个人都能为自杀事件给予一份善意,并尊重逝者家属,为他们提供所需的空间。

世界卫生组织所提供给媒体的建议,不单只是媒体需要遵守,自媒体和大众更是要遵循其建议,从而减少自杀事件的冲击,包括:

  • 不应公开或传播遗书、遗言;
  • 慎用或不使用逝者照片与影片;
  • 不应挖掘自杀详情;
  • 不应将“自杀问题”简单归因;
  • 不应美化自杀行为等。

我衷心期许大众一起响应“帕帕吉诺效应”,停止转发自杀事件的详情、照片和遗言,减少自杀事件所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主动关怀身边高风险的亲友,也要照顾好自己,才可以好好地支持身边的人。(图片来源:Unsplash)

希望在社交媒体上,我们都可以做到:

  1. 不转发或上传任何遗书或当事人与家属的照片;
  2. 不在社交媒体仔细描述自杀过程与内容;
  3. 不过度评论或煽动情绪;
  4. 不放大、分析或胡乱揣测当事者的遭遇。

另外,我们也可以主动:

  1. 关怀身边高风险的亲友;
  2. 在社交媒体或生活圈提供心理卫生支援的讯息;
  3. 学习更多预防自杀的讯息;
  4. 尊重当事者的家属,为他们提供空间;
  5. 照顾好自己。

每当发生不幸事件,某个生命的逝去确实让人惋惜,同时也可能让人感到内心脆弱、无助与哀伤。所以请记得,好好照顾自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照顾好自己,并且懂得适当地求助,才可以好好地支持身边的人。

请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心灵扶助协会(Befrienders):03-7627 2929(24小时热线)
生命线协会热线:03-4265 7995
檀香爱心线热线:04-6429429、014-3286429

延伸阅读:张志伟专栏《情绪有价》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7 / 5. 评分人数: 30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志伟

热爱故事、人性和心理的生命陪伴者,相信情绪有存在的价值。现为马来西亚注册与执证辅导员。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