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练达人情

写作这回事

突然发现交稿日期到了,习惯性的焦虑一下。一个月才交一篇,就非要等到截稿日才“想起来”不可,用急迫的焦虑感去活化脑袋,开始嘀嘀咕咕东拼西凑一些想法,不久,恢复平静,一片空无。

俗称没有灵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那就没有灵感,无所谓。灵感是一种你必须密密留意,随时去抓的东西。二三十年前我专业写文章的时期,稿量大,工作上,报馆有报馆的报导要写,还有不同的“秘捞专栏“,文字不值钱的啦,写到吐血都还是个穷光蛋,周末还去兼职儿童画教师,一周七日无休,勉强存得到钱。

专业写稿会需要大量阅读,每个月读超过一百本不同性质的杂志,为了捕捉灵感,很留意生活细节,故事细节,细到不能再细,谁都看不到只有我看到,简直像阴阳眼看到鬼了,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嘛。问题是,我付出很大的代价——活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任何人事物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可以怎么写”,仅此而已,非常目标性,功能性。

我错过了什么?

我错过了全世界。

灵感是一种你必须密密留意,随时去抓的东西。(图片来源:pixabay)

有点像一个专业摄影师面对残忍的现实瞬间,你认为他是不是应该丢掉相机,去做身为一个人该做的救助、帮忙、尽一种义务?但是他本能的选择了拍照。写作其实也会陷入类似的局面。我的心态不是正规的客观或抽离分析,而是本能的为了呈现出更精彩的故事,达到更出色的表达效果,全幅心思沉浸在只有符号的世界里,没有真实的情感,没有付诸行动的关怀,所谓的同情或悲天悯人,写完就没有了。紧接着又有新的任务,又见不同的人,我感觉自己活得很肤浅,很虚假,台面上,文字所显现出来的那些形象,真的就只是形象而已。

真实活着的那个人呢?完全不会照顾自己,更加不会照顾别人。饿了不知道吃饭,渴了不知道喝水,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一直有社交恐惧,见人的时候只能躲在自己的文字符号世界里,除了工作,可以不见人就不见人,不快乐。

有的人很宽容,说“艺术家都是这样的”,年轻的时候还好,就凑个数,假假当一下艺术家。年级大了以后,生孩子做妈妈,承担家庭责任,现实生活的重担一下来,种种挑战,人世间的种种眉角,一直活在文字符号世界里的人,是无法胜任的。

太多太多的重新学习,从头来过,很难,但是走了过来,走出迷蒙自我的文字符号世界,进入“只有老公孩子”的所谓狭隘的主妇世界,我觉得以前的世界更狭隘,里头只有一个饿了不会吃,渴了不会喝,病了不知道怎么办的不快乐的自己,现在我的世界里,至少多了几个人,至少我感受得到快乐。

文字符号对我依然重要,现在写东西挺享受的,从成熟的心底发出来的感想,谨慎思索的见解,负责任的发表,比较愉悦。

人不是老了就自动会成熟的,尤其活在文字符号或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自我世界里的人,承受了生命的教训和重击,反省,悔过,默默重新学习,是自己费尽心力,才把内在孤独的孩子抚养长大成人的。

延伸阅读:练葵芳专栏《练达人情》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7 / 5. 评分人数: 29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练葵芳

旅居法国大马作家,现为全职妈妈。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