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婆婆妈妈

全方位教育

二十多年前我在吉隆坡成立永乐教室,目的是帮助因为上班而没有余暇照顾孩子课业的妈妈。我希望经过我们的监督辅导,妈妈工作回家后不用操心孩子功课,此外我也希望我能帮忙她们培养全方位的孩子。

孩子们在教室完成功课后,我鼓励他们阅读课外书,也给他们讲故事,分享做人处事的道理。每个月我也带他们去博物馆、科学馆、天文馆、报馆甚至工厂参观,我的目的是希望借这些活动打开孩子们的心扉,扩充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拥抱书本以外的世界。

孩子们对我的安排都很喜欢,我也看到一些不错的效果,只是这些活动到最后都不得不停止了,因为不少家长跟我反映,他们送孩子来我的教室不是玩,而是要成绩进步,我这么做浪费了他们孩子宝贵的读书时间。

家长的理念跟我不同,我很难过,但是也只有黯然放弃理想,只是我不时自问听故事、欣赏音乐、看展览纯粹是玩吗?真的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吗?难道家长们不明白这些看似浪费时间的举动,会在孩子心里萌芽,慢慢长成巍然大树,开放出灿烂美丽的花朵吗?难道没有家长跟我有同样的理念吗?

答案当然是有。只是那时我没有碰到。

好像今天早上我在报上读到的前国家交响乐团指挥穆斯塔法那威访谈就安慰了我。穆斯塔法对记者说,他因为家境关系十几岁才开始学音乐,26岁去德国留学,到了那边发现所有地同学都比他小了十岁。德国老师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你现在练乐器就是每天学10小时都很难了,我看我就教你怎么做人吧。”

前国家交响乐团指挥穆斯塔法那威分享道,当他到德国留学时,老师直截了当的说,要教他如何“做人”。(图片来源:脸书)

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老师要怎么教他“做人”呢?原来老师说的做人,其实就是带他去博物馆学习欣赏艺术、绘画,让他有审美的眼睛;带他去看书展,培养阅读习惯,扩充他的心灵视野;领他去歌剧院聆听歌剧、演奏,让他有更灵敏的耳朵,更谦卑的心。穆斯塔法说:“老师透过艺术欣赏,教我怎么成为更好的人。这恰恰是马来西亚最缺乏的。”

穆斯塔法在访谈中特别跟读者分享他的这个学习路程,可见他对老师的另类课程非常认同。“成为更好的人”,当然,可以是做人处事的完美,而在这里,我想,穆斯塔法的意思应该是做一个有艺文修养“更全面的人”,而不是“独沽一味”的人吧。

我觉得穆斯塔法的这段话,直击我们教育的要害。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太偏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艺术的陶冶以及德育体育群育的培养锻炼。

而他说的“这恰恰是马来西亚最缺乏的“这句话,更值得教育当局以及所有的父母反省与思考。

记得有一阵子我们的中小学为了在时数限制内加强课业进度,竟然取消音乐、美术和体育课。因为在学校当局的眼中,这些课程不在考试范围里,换句话说,它们都比不上数理语文来得重要。

而我们的家长呢,有同样认知的也不在少数。因为大人考试挂帅、成绩挂帅,孩子的视界跟着一起被窄化缩小,艺术心灵也被遮掩了,等到长大之后,如果运气好,像穆斯塔法一样碰到良师益友,还有机会学“做人”,要是运气不好,恐怕就只有看自己能否摸索出一条路,以欣赏更深邃多彩的人生。

我很感激我读书的学校虽然都强调学问的重要,却没有忽略给我们的美学和德育体育加油,我也感激我的父母,他们始终认为教育是德育先行。

因为他们,我这一生活的平衡满足,活的没有缺憾。在感恩他们的同时,我要尽力把他们的理念传承下去。

延伸阅读:永乐多斯专栏《婆婆妈妈》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4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永乐多斯

马来亚大学博士,曾在马大和拉曼大学任教,编写过华小和中学华文课本,出版过八本散文随笔、七本儿童小说,如今是电台节目《思想泉源》主持人。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