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影音情怀

从鼓励电影工作者到美国电影最强品牌——谈奥斯卡电影金像奖

一年一度的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盛会又来了,今年已进入第93届,入围角逐名单提早在3月15日宣布,然后会隔整个月才在4月26日晚上正式举行颁奖典礼,这是一个高明的宣传策略。

这是因为,每年从入选名单宣布的那一刻开始,“奥斯卡”就迅速成为国际娱乐新闻焦点,也是全球影迷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直到成绩揭晓,传媒又会对最后成绩以及得奖影片和演员们做出很多的专题或分析报导,观众也会因成绩与自己心中预算不符而继续谈个不停,所以前后会热哄哄两三个月。

👇第93届奥斯卡电影金像奖提名

以现代的商业角度来看这个历史悠久的电影盛会,奥斯卡是美国电影最强品牌的标签,每年所带来的耀眼光环,像是向全球显示他们是电影霸主的强势告白。如果能冷静分析,便可以直接看出——说穿了,它其实只是美国近百年来自己国内的影展而已。是因为他们的电影雄霸天下,加上精打细算、无孔不入的宣传策略,所以才成为国际娱乐新闻焦点。

奥斯卡金像奖乃由美国影艺学院所颁发,目的是鼓励每年在电影艺术上有杰出贡献的人员。这个影艺学院成立于1927年5月4日,由当时36位举足轻重的从业员所发起,目的是要藉此培养新血,发扬电影文化,团结电影从业员,让大家能作进一步的交流。

接着当时最得令的电影公司“米高梅”总裁路易斯梅尔(Louis Meyer) 建议举办一年一度的颁奖典礼,以刺激广大群众对电影的关心,同时鼓励对这门艺术有特殊贡献之工作者,结果一呼百应,这个奖项就在翌年正式开始。

开始时,这个盛会并不叫“奥斯卡”奖,只是以“学院奖”(Academy Awards)称之,但在主办了两届后,一名学院女职员玛格烈恒尼克(Magaret Heniker) 某天在端详了那尊金像奖后,突然很诧异,同时又带兴奋地说道:“哎呀,这男人的样子竟然和我的叔叔奥斯卡一模一样!”

(图片来源:Variety.com)

当时在场的几位高级职员听后,也觉得这个名字很亲切,于是决定以这个名字来称呼这个金像奖,而奥斯卡电影金像奖之名是这样开始,沿用到今天,已成为一个不朽流行文化符号。

然而,追溯这个美国影展历史,也应该同时知道它举办的过程坎坷。首届颁奖典礼饱受冷落,只有三两家报馆派记者去采访而做些例行报导,到第二届开始才有电台现场报导而较引人注意。到了1952年才首次在黑白电视出现,再到1968年才有彩色电视的直播。

到时代发展至资讯发达而商业电视台应时而生后,《奥斯卡金像颁奖晚会》直播也成为商业电视台争取观众和收视率的目标,再演变成为电视广播盛事,也是争取广告客户的商业良机。于是更需要排山倒海的宣传攻势来吸引全球观众视线,以达到最高的商业效益。

故此这个奖项盛会,已从原来鼓励电影艺术上有杰出贡献的人员、培养新血、发扬电影文化、让所有电影人能作进一步交流的伟大目标而“变质”,与原本的宏愿有天渊之别,这是时代变迁必须付出的代价。

部分入围电影(图片来源:Variety.com)

以严肃的眼光来看,这个美国历史悠久的常年影展,其艺术性难以与欧洲的三大影展:柏林、威尼斯及坎城比较。然而,以商言商,电影行业中以主流的商业片最得人心,近二、三十年来,美国电影制作路线偏向针对观众口味而精密计算,大部份的卖座片都以刺激观众视觉感官为主,内涵欠奉,形成了产品商业多于艺术。

娱乐多于文化的局面,能登“最佳影片”竞选大雅之堂的少之又少,在这种趋势之下,慢慢形成这个历史悠久影展,逐渐成为一些非主流、电影人言志而偏重在艺术性取舍的优秀作品的重要舞台。

这忠实地反映在今年获得提名最佳影片项目的8部入围作:《父亲》(The Father)、《犹太与黑人弥赛亚》(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曼克》(Mank)、《无依之地》(Nomadland)、《前途似锦的年轻女人》(Promising Young Woman)、《金属之声》(Sound of Metal)、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及《米纳里》(Minari)。其中有几部已于过去几个月,在美国国内部分团体所举办的影展中夺奖,所以哪些纯属陪衬,哪些是大热门,大家心里其实有数。

👇《前途似锦的年轻女人》预告片

不过,中文媒体一向来对奥斯卡奖的报道大都将注意力放在华裔(不论国籍)的电影人及其作品上,这源自2001年台湾导演李安的那部武侠片《卧虎藏龙》获得影艺学会提名角逐奥斯卡中的十项奖项,包括了重要的最佳影片、外语片及导演等,而使到全球的华人影迷皆奋亢无比。中文传媒亦帮忙摇旗呐喊,一厢情愿地觉得这不单只是中文电影突破零的成绩,也是华人电影工作者能全面在与美国电影人平起平坐日子的到来。

然而,《卧虎藏龙》盛况过后至今已有20年,不再见有其他的所谓“中文巨片”在奥斯卡有任何作为,这具体地反映出这个人人注目的电影展,有着美国电影界的游戏规则,而不是普罗大众想的那么简单。

其实当年的最佳外语片项目也是在这个盛会举办了20年后,才在1948年开始设立,主要的原因就是上述三个著名的欧洲影展在国际电影界中影响力越来越大,而非美国电影的优秀佳作也开始受到美国本土影评人的重视而赞美。美国电影既然想要统一天下,也就得摆出个泱泱大国的风度,同时也要展现出虽然在本土的电影以商业元素吸引观众为要点,但同时也兼顾到艺术性完美的外国佳作,从这方面大家可以明白这个影展其实有着美国道地电影业翘楚的一定盘算。

《少年的你》以香港片名义入围本届奥斯卡金像奖,引起争议。(图片来源:新浪)

也因为《卧》片最后成为首部赢得最佳外语片的中文影片,往后这个项目卒成为媒体爱讨论及揣测有没有其他中文片入选的焦点,而在上一届已被易名“最佳国际片”后,今年香港片《少年的你》获提名也被热烈讨论。

这部影片改编自中国作家玖月晞的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讲述即将参加高考的中国高中生卷入的校园欺凌事件,导演是香港人曾国祥,但男女主角周冬雨和易烊千玺都是中国道地演员。

在这种台前幕后配搭上,再加上故事背景亦是发生于中国大陆,毫无半句粤语对白及任何与香港相关的东西,以香港影片的名义参展,颇引起香港人的不认同,所以虽然大家都公认是部优秀作品,但能否配上“港产片”名义,则存在争议。

故此认真来说,《奥斯卡》始终还是美国各家电影公司的产品一较高低的华丽盛会,大家可以凑凑热闹,毋须以太认真严肃的眼光看之。

延伸阅读:杨剑专栏《影音情怀》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6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杨剑

杨剑是资深影评与乐评人,曾任跨国唱片公司“宝丽金唱片”新马区总裁。他见证了过去50年来电影与音乐演变,是流行娱乐的活字典。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