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川越管理

做事越快,越有效率?

近期,给团队做了一个关于效率的内部培训。身为会计师,我喜欢把效率形容为:所付出的资源,与所获得的回报的对比率。资源如资金、时间、精力等,对比所取得的成果,两者之间的对比值越高,就代表越有效率!

为什么效率那么重要?因为它代表着竞争力。实际上,工作效率的高低也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一支团队,甚至一家公司的管理水平,以及接下来其发展的可能性。

那该如何提高效率?我总结并提出了10个值得参考的方式,让大家去思考:

1. 做任何事,先计划再行动 :计划好才启动,千万不要盲目行动,走了“冤枉路”再做打算!事情的优先等级,该放多少时间、资源,需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是重要考量。

2. 做好时间管理 :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把一天、一周甚至一个月分配成不同大小的时间块(Time blocks)。每一个时间块专注做好一件事,不分心、不被打扰,也不延误!

3. 标准化工作程序:通过不断优化的标准流程、规范操作,加强个人、团队及组织的工作纪律,避免太多临时安排(ad hoc),或习惯性的“救火似”安排(Fire Fighting)。

4. 善用科技、效率工具:不是之前怎么做,现在就怎么做!要不断发掘、学习并使用新的效率工具与新科技,例如Zoom、Cloud、 Dropbox等,看看如何可以更快、更有效的达到目的。

5. 安排适时、适当的休息:工作了60、90分钟就安排休息10、15分钟;若感觉压力、不适情绪,就出去“透透气”;提早计划好年假,陪陪家人、友人或自我 。机器人也需要休息,更何况是你!

6. 加强有效沟通:不要“想当然”,多“面对面”去沟通,避免通过文字信息来解决问题,或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沟通技巧很重要,多学以致用,有利于建立彼此在工作上的信任与默契, 以及促进有效沟通!

多“面对面”沟通,避免通过文字信息来解决问题,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图片来源:Pixabay)

7. 学习协作与委托:别只会自己埋头苦干,学习通过协作与委托方式与他人合作,让团队一起完成事务与成长!学习相信团队,因为1+1的效益不一定大于2,但肯定不止1。而且效率不一定是立即产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效果。

8. 相互正面反馈: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甚至纵横(既同事之间、跨部门)沟通;多给予正面鼓励,而非指责或怪罪;提供大家一个可以放心与即时反馈的环境,很重要!

9. 通过绩效驱动:针对组织绩效,需要加大效率的权衡,通过更系统的方式去奖励高效的表现或项目;对于个人,则可通过不断的自我监视、鞭策、要求,并奖赏自己不错的表现。

10. 善用80/20法则:很努力但不被赏识?帕累托法则提出:80%的产出、结论、收源,源自20%的投入、起因、努力;你是否有把主要资源放在最大生产力的投入上?还是只是努力的让自己“忙、盲、茫”而已?

针对第十点:善用80/20法则,是个人、团队或公司在创造更高效率与价值体现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找出关键的20%,将多数资源调配、运用在对的地方,达到效益最大化。研究发现,80%的问题源自20%的源头, 80%的资源由20%员工创造、80%的利润来自20%重要客户……所以不要盲目的相信只要更努力、上进,就会有更好的回报!

当然,我们在培训里聊得最多的话题是:是否做事越快,就越有效率?其实还不一定呢!时间,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输入条件,但是——

1. 是否为了加快速度完事,而耗费了更大的精力、金钱,甚至占用了其它方面的资源?

2. 失误率是否正常?有没有出现更多的不完善之处,而必须重做?

3. 是否有误判,低估了客户、老板的预期效果?他们对结果满意吗?

所以,作为领导,不要认为事事都要快,快就是有效率!作为员工,也不要觉得“快手快脚“就是好表现,其实并不然!如何做到提高效率,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而并非一个”快”所能够得出来的结果。与大家共勉之!

延伸阅读:黄智川专栏《川越管理》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24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黄智川

专业会计师与MBA商业硕士。曾任职于四大会计事务所、区域投行、世界五百强企业,并在本地上市公司与民营企业担任首席财务长(CFO)。热衷于企业策略、战略金融、筹资与资本市场、组织行为等课题;喜欢阅读、聆听、分析、分享。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